野步凭虚迥,冈行出险迟。
水深曾渡处,云暗欲归时。
吏仆真怜汝,行藏合问谁。
我生疏散甚,聊此共驱驰。

【注释】

野步凭虚迥,冈行出险迟。

水深曾渡处,云暗欲归时。

吏仆真怜汝,行藏合问谁。

我生疏散甚,聊此共驱驰。

【赏析】

这是一首在中元节谒陵遇雨的诗,诗人用平易朴实的语言写自己和随从在山冈上行走,遇到大雨的情状,以及自己的感受,表现了诗人与百姓同甘苦、共命运的思想情怀。全诗语言朴素流畅,不事雕琢,却有浑朴之致,体现了杜甫“语必已出而后工”的特点。

首联两句写诗人于中元节日登山谒陵时,遇雨的情景。“野步”即野外漫步,“凭虚”指凭高临下。“迥”,远也,形容山岗的高峻,视野开阔。“冈行”指沿山脊行走,“出险迟”意谓在行进中遇到危险。“水深曾渡处”,指过去曾经过水的险要之处。“云暗欲归时”,指天将黑时。“云暗”,天色昏暗。诗人在暮色苍茫之际,还继续前行,因为他知道雨还在下着,所以想赶在天黑之前到达目的地。

颔联两句写在山冈上行走时,遇到暴雨的景象。“吏仆”,指随行者中的官吏仆人。“怜汝”,是说官吏仆人对诗人非常关心,体贴入微。“行藏”,即行为和去向,这里指自己和随行的官员们的去留问题。“合问谁”,是说应该由谁来回答他们的问题。

颈联两句是说:由于大雨倾盆,行人难以行走,因此吏仆特别同情诗人的处境;诗人则感到十分孤独,不知道该去哪里才好。这两句既写出了诗人当时的心情,又写出了大雨使人们行动不便的情形,表现出诗人对百姓的深厚感情。

尾联两句是说:我一生漂泊不定,到处流浪,没有什么固定的居所。现在我和随从们一起被雨水淋湿了,只能和他们共同赶路前进。这两句话表达了杜甫对百姓的同情和关怀,同时也流露出他对国家前途的担忧和忧虑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