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旬三见雪,雪意晚何浓。
照夜不知晓,入春翻似冬。
拥寒愁破被,试浅得孤筇。
却作东郊雨,犹堪慰老农。
春雪
春雪:春天的雪花。
两旬三见雪,雪意晚何浓。
照夜不知晓,入春翻似冬。
拥寒愁破被,试浅得孤筇。
却作东郊雨,犹堪慰老农。
注释:
- 两旬:指二十天,即一个月的时间。
- 何浓:多么浓厚。
- 照夜不知晓:晚上看不到雪。
- 入春:进入春天。
- 拥寒:被雪包围着寒冷。
- 孤筇(qióng):一种竹制的手杖。
- 东郊雨:东边郊外的雨。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冬天到春天的场景,通过对春雪的描述,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感悟和情感的流露。
首句“两旬三见雪”,诗人用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自己对春雪的喜爱之情。春雪虽然不如夏雨那样猛烈,但却有着独特的韵味和美感。
第二句“雪意晚何浓”则进一步描绘了春雪的特点。这里的“晚”字,既表示了时间的推移,又暗示了春雪的到来给大地带来的变化。而“雪意浓”则表达了诗人对春雪的喜爱和期待。
第三句“照夜不知晓,入春翻似冬”则是诗人对春雪的一种特殊感受。这里的“照夜”和“入春”都是比喻的手法,将春雪与冬雪相比较,突出了春雪的独特之处。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春雪的喜爱之情。
第四句“拥寒愁破被”,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在春雪中的感受。这里的“拥寒”和“愁破被”都是形象生动的描绘,让人仿佛能够感受到诗人当时的心境。
第五句“试浅得孤筇”,则是诗人对冬日的描写。这里的“孤筇”是一种竹制的手杖,象征着诗人在寒冷中的孤独和无助。而“试浅”则表示了诗人对冬日的尝试和努力。
第六句“却作东郊雨,犹堪慰老农”,则是诗人对春雨的赞美。这里的“东郊雨”指的是春天的雨,而“慰老农”则表示了诗人对农民的关心和爱护。
这首诗通过对春雪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感受和理解,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民的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