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足清赏,独恨不能箫。
吴市人堪在,秦楼凤可招。
参差临夜月,凄冷度商飙。
似诉萦愁梦,传歌伴寂寥。
王褒赋空就,蓟子去非遥。
何事人如玉,悠悠廿四桥。
诗句原文:
山中足清赏,独恨不能箫。
吴市人堪在,秦楼凤可招。
参差临夜月,凄冷度商飙。
似诉萦愁梦,传歌伴寂寥。
译文:
在山中欣赏美景,我独自遗憾无法吹奏箫。
吴市的人群可以停留,秦楼的风姿令人着迷。
月亮的影子参差不齐,寒风吹过带着凄凉。
像是诉说着忧愁的梦境,歌声伴随着孤独。
王褒已经写得很好,蓟子非但没有走远。
为什么人们像玉一样美好,却只有二十四桥还在。
赏析:
这首诗以山水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人生境遇的感慨。首句“山中足清赏”点明主题,描绘了一幅宁静美丽的山间景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然而,美好的景色背后隐藏着无尽的哀愁,诗人因无法实现自己的愿望而感到遗憾。
第二句“独恨不能箫”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失落和无奈。箫声悠扬,象征着自由和浪漫,但诗人却不能尽情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只能独自面对这清幽的景象。这种对比更加突出了诗人内心的苦闷和无奈。
第三、四两句通过对比“吴市人堪在”和“秦楼凤可招”,展示了诗人对不同生活状态的向往。吴市的人可以享受繁华的生活,而秦楼中的风姿则更吸引诗人的目光。这种对比不仅反映了诗人对两种生活的羡慕,也暗示了他内心的孤独和寂寞。
第五、六句则是对夜景和寒风的描述,通过“参差临夜月”和“凄冷度商飙”营造了一种凄凉的氛围。月影参差,寒风吹过,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感受到生命的无常和孤独。他似乎在倾诉着自己的忧愁和梦想,同时伴随着歌声的陪伴,增添了几分寂寥之感。
最后两句“似诉萦愁梦,传歌伴寂寥”,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情感。诗中的“萦愁梦”象征着诗人内心深处的痛苦和纠结。而“传歌伴寂寥”则表明在这种孤独的环境中,歌声成为了诗人唯一的慰藉。这种描写不仅体现了诗人对音乐的喜爱,也表达了他对人生困境的无奈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整首诗以山水为载体,通过描绘景色和抒发情感的方式,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他既对自然之美充满敬畏,又对人生的困境感到无奈。诗中的意境深远,给人以深深的触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