迢递东楼月,清光似去年。
子应长阒寂,吾亦念亏圆。
性癖从书卷,愁多付酒权。
隔城钟鼓尽,空望泬寥天。
诗句释义:
- 迢递东楼月,清光似去年。
- “迢递”形容月亮遥远而高远的样子,常用以形容思念之情。
- “清光”指月光清澈明亮。
- 这两句描绘了诗人遥望夜空中明亮的月亮,感觉其仿佛比去年更加明亮和清澈。
- 子应长阒寂,吾亦念亏圆。
- “子应”可能指的是某人或某物,但上下文不明确。
- “阒寂”意为寂静无声,形容夜晚的宁静。
- 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种静谧夜晚的感慨,认为月亮的圆满与缺憾是自然界的常态。
- 性癖从书卷,愁多付酒权。
- “性癖”指的是个人的爱好或习惯,此处可能是指喜欢阅读书籍。
- “酒权”通常指用酒来排解忧愁的方法。
- 这两句反映了诗人在夜晚沉思时,倾向于通过阅读书籍来寻求心灵的慰藉,以及用饮酒来缓解心中的忧愁。
- 隔城钟鼓尽,空望泬寥天。
- “隔城”可能表示远离城市喧嚣的地方。
- “钟鼓”是古代用于报时的乐器,此处用来代表城市的喧嚣声。
- “泬寥天”形容天空空旷、无云的景象。
- 诗人站在高处,眺望着远处空旷、宁静的天空,心中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以及对都市生活的怀念。
译文:
遥远的东楼上明亮的月光,比去年还要清晰。
你应当长久地沉浸在寂静之中,我也会常常想念它。
我喜爱读书的习惯,忧愁时则借酒消愁。
隔着城墙,钟声鼓声都已消失,只能空望着那广阔的蓝天。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中秋之夜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首句“迢递东楼月,清光似去年”描绘了月亮的高远与清澈,让人联想到时间的流转和岁月的变迁。接着,诗人以“子应”、“吾亦念亏圆”抒发了自己对宇宙规律的感悟,认为无论是明月盈亏,都是自然规律的一部分,无需过多哀叹。第三、四句“性癖从书卷,愁多付酒权”,进一步展示了诗人的性情和应对方式。最后一句“隔城钟鼓尽,空望泬寥天”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对都市生活的疏离感,展现了诗人对宁静自然的深切依恋和对喧嚣都市的无奈。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体现了诗人的个人情感,也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