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重潘夫子,三年授一经。
在生心感激,垂死语丁宁。
孝义闻遗轨,文章见发硎。
王生亦呜咽,哀诔忍能听。
注释:
义重潘夫子,三年授一经。
潘子,指潘岳,字安仁,晋朝文学家、诗人,曾任尚书令等职,与张载、范云、庾信齐名,称“四杰”。
在生心感激,垂死语丁宁。
在生,活着的时候;在生,这里指潘岳还活着的时候。
孝义闻遗轨,文章见发硎。
孝义,孝顺和讲道义;遗轨,留下榜样;见,通“现”,出现;硎,磨刀石。
王生亦呜咽,哀诔忍能听。
王生,指王元长,即王逸少,东晋书法家、文学家。哀诔,指哀悼的文辞。不忍,忍受不住。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为悼念他的朋友潘岳而作的《哭舍弟东山十首》中的第七首。诗中,杜甫表达了对潘岳的深切怀念之情。他回忆了潘岳生前为人的孝顺和正直,称赞他的文章如同锋利的刀刃一样。同时,他也表达了对潘岳去世的悲痛和不舍。
潘岳(247年-300年),字安仁,汉族,荥阳中牟(今河南郑州)人。著名文学家,三十七岁时因“五言之冠冕”而名满士林,被钟嵘推为建安七子之首。历任太傅掾属、著作郎、河阳县令等职。曾以军功获封关内侯,又转任河阳县令,后因得罪贾南风而被流放金墉城。永嘉之乱时,为王瑚所俘,死于匈奴。其诗华美富赡,善用典故,文采斐然,后人称之为“潘江”。
这首诗的译文如下:
我敬重潘夫子,他已经教我三年经书。他在世时心怀感激,去世前还叮嘱再三。孝顺讲道义的事迹传遍天下,文章就像新磨的刀一样锋利。王生听到我的哀伤之辞,怎能忍心让我哭泣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