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生虽弱弟,遇我若严师。
不尽平生话,终惭死后知。
在囊时颖发,于道亦潜窥。
愁绝西堂梦,思君不为诗。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益所作的《哭舍弟东山十首其六》。下面逐句进行解析:

  • 第一句:“尔生虽弱弟,遇我若严师。”
    释义:尽管你年纪尚小,但在我眼里你却像一个严厉的老师。
    关键词
  • “尔生”:指你,你的孩子。
  • “虽弱”:虽然年纪小。
  • “若严师”:像一位严厉的老师。
  • 第二句:“不尽平生话,终惭死后知。”
    释义:我们一生中有许多未尽的话,但死后知道这些话语的只有我一个人,我感到惭愧。
    关键词
  • “平生话”:一生的话。
  • “不尽”:无法全部表达或说出。
  • “终惭”:最终感到惭愧或不安。
  • 第三句:“在囊时颖发,于道亦潜窥。”
    释义:在你成长的时候,你的才智就显露无遗;在你行走的时候,也总是默默关注着一切。
    关键词
  • “在囊时”:在你成长的时候。
  • “颖发”:才智显露。
  • “于道”:在路上、在旅途中。
  • 第四句:“愁绝西堂梦,思君不为诗。”
    释义:我因怀念你而愁绪难眠,但我写诗来表达对你的思念,却始终找不到合适的诗句。
    关键词
  • “愁绝”:形容极度悲伤或忧虑。
  • “西堂梦”:梦中的场景,可能是你居住的地方。
  • 译文:尽管你年纪还小,我却觉得你像一位严厉的老师。我们一生中有许多未尽的言语,死后才知道这些话语的只有我一人。你成长时才智显现,行走路上也默默地关注一切。因怀念你而愁苦失眠,但写诗来表达对你的思念,却始终找不到合适的诗句。
  • 赏析:这首诗是李益对失去亲人的悲痛之语。他用深情的话语表达了自己对弟弟深深的怀念和哀伤之情。通过对比兄弟之间的不同关系,以及弟弟对自己的重要性,诗人展现了他对弟弟的深厚情感。同时,诗中的“不尽平生话”、“终惭死后知”、“于道亦潜窥”等词句,都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绪和对弟弟的深深怀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