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人移植自徂徕,岂是秦廷受爵材。
秃顶卧筛凉夜月,低柯舞衬碧阶苔。
风霜多日随身饱,鳞甲从人对面猜。
万壑寒涛鸣谡谡,双龙长护帝城隈。

【解析】

本诗题名《报国寺双松》,是诗人游览报国寺时所写。首联“神人移植自徂徕,岂是秦廷受爵材”两句,是说报国寺的这两颗双松,是神人移植自徂徕山的(据传说徂徕山为黄帝之母庆都所居),难道是像秦始皇那样在朝廷上受到封赏而移植来的吗?这是对报国寺这两颗双松的赞颂和赞美。第二联“秃顶卧筛凉夜月,低柯舞衬碧阶苔”,是对这两棵古松的生动形象的描述。“秃顶卧筛凉夜月”一句,用“秃顶”、“卧筛”来描绘出古松苍劲挺拔、枝繁叶茂的特点;“凉夜月”三字,写出了月光照射下,古松苍劲挺拔、枝繁叶茂的特点;“凉夜月”三字,也点出了诗人观赏古松的地点是夜晚。“低柯舞衬碧阶苔”一句,以“低柯”来形容古松枝干的姿态,以“舞衬”来形容月光洒在古松身上的样子,用“碧阶苔”来形容台阶上的苔藓颜色,使古松更加苍劲挺拔、枝繁叶茂。第三联“风霜多日随身饱,鳞甲从人对面猜”,是说这些古松经受住了风霜雨雪的考验,经受住了人们的喜爱与欣赏,它们已经长得很茂盛了。“风霜多日随身饱”,是说经受住了风霜雨雪的考验,经受住了人们的喜爱与欣赏,它们已经长得很茂盛了;“鳞甲从人对面猜”,意思是说这些古松已经长得很大了,人们站在它们下面抬头看着它们的时候,就好像能看到它们的鳞甲一样。这两句,既写出了这些古松经受住了风雨的考验,经受住了人们的喜爱与欣赏,又写出了它们的高峻雄伟。第四联“万壑寒涛鸣谡谡,双龙长护帝城隈”,是对报国寺双松的进一步描写。“万壑寒涛鸣谡谡”,意思是说在报国寺周围有无数座山峦,每座山峦都有无数的沟壑,沟壑里都有无数的泉水,所以才会有万壑寒涛的声音。“万壑寒涛鸣谡谡”,写出了报国寺周围的环境是那么的优美、壮观。“双龙长护帝城隈”,“双龙”,是指报国寺双松树上的一对老松。“帝城”,是指京城。“长护帝城隈”,意思是说这对老松一直长在京城附近守护着皇宫。这两句,既表现了这两颗报国寺双松的高大雄伟,又表现了这对双松的高贵品质。

【赏析】

此诗首联写双松来自徂徕,非由朝廷移置。颔联写双松姿态。颈联写双松经受风霜雨露的考验,已茁壮成长。尾联写双松长于守护帝城。全诗以拟人化的手法描写双松之景,生动传神,意境深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