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华月皎更将尽,闺中少妇芳心静。
乌啼一声到耳边,愁肠搅乱不成眠。
霜华月皎更将尽,闺中少妇芳心静。
译文:霜华如雪,月亮清亮而皎洁,夜色即将消失,闺房中的少女心情平静。
注释:霜华,即霜花,指霜降。皎,明亮。尽,结束。芳心,美好的心意。
乌啼一声到耳边,愁肠搅乱不成眠。
译文:一声乌鸣传来耳边,使得少女的忧愁扰乱了思绪,使她无法入睡。
注释:乌啼,乌鸦的叫声。耳,这里指耳朵或听觉。成眠,睡熟。
赏析:这是一首写女子相思之情的作品。诗一开头,诗人就以“霜华月皎”四字勾画出一个凄冷的夜晚,为全诗定下了沉郁悲凉的氛围基调。接着又以“闺中少妇芳心静”一句,点出主人公的身份和此时的心情。这两句诗虽然只写出主人公的外在形象和内心活动,但已把一个少妇在月下独处时的孤寂、寂寞与思念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乌啼一声到耳边”,诗人以“乌啼”二字起笔,用“一声”来强调其声音之小,似乎连那“乌啼”之声也带着一丝哀怨,令人感到一种幽怨的气氛。然而,紧接着诗人却以“到耳边”三字,使人感到这乌啼之声并非虚传,而是实实在在地传到了少女的心田,从而进一步突出了乌啼声对少女的影响之大。“愁肠搅乱不成眠”,这句诗是全诗的高潮。它既表明了少女因听乌啼而引起的极度烦躁不安,又进一步揭示了她的内心世界。从表面上看,这似乎是在写少女因听到乌啼声而产生的失眠的痛苦,但从更深一层来看,则反映了她内心的孤独与凄凉,以及她对爱情的渴望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