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遍群山夕照催,恍疑身到紫霄回。
汉秦封禅俱无迹,唐宋碑铭半是苔。
紫气常时凝御帐,岚光彻夜映仙台。
英灵岂独为霖雨,又与天朝产异材。
诗句释义与赏析
登泰山
历遍群山夕照催,恍疑身到紫霄回。
汉秦封禅俱无迹,唐宋碑铭半是苔。
紫气常时凝御帐,岚光彻夜映仙台。
英灵岂独为霖雨,又与天朝产异材。
译文:
在泰山上攀登,夕阳的余晖催促着前行的步伐,仿佛自己已经回到了那神圣的紫霄宫。
汉、秦两代的封禅祭祀活动都已消逝,只留下这些石碑上的苔藓见证着历史的变迁。
注释:
- 紫霄宫:古代传说中的神仙居住之地,这里指泰山的最高峰。
- 封禅:古代帝王在重要的节日里到泰山举行的一种祭天地的仪式。
- 汉秦:指汉朝和秦朝,两个历史上著名的封禅祭祀时期。
- 唐宋:指唐朝和宋朝,中国历史上的两个朝代。
- 紫气:古代认为祥瑞之气,此处指泰山上的祥瑞之兆。
- 御帐:皇帝在山上休息用的帐篷。
- 岚光:山间云雾缭绕的光线。
- 天朝:指中国,这里泛指中华大地。
- 异材:非凡的人才或事物。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泰山上登山的情景,通过对比历史和现状,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历史遗迹的感慨。诗中用“紫霄宫”、“封禅”等词汇,体现了诗人对于传统文化的尊重和敬仰之情;同时,通过对古往今来的历史遗迹的对比,反映出诗人对历史沧桑变化的深刻感受。整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画面感,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和对历史文化传承的敬畏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