洮泯苦寒地,自昔号西戎。
板屋家家是,毡裘处处同。
花开春暮后,猿啸雨馀中。
居处须当避,南山瘴疠风。
【注】:这首诗是作者在舟中遇到同乡吴圯宪副前往洮泯兵备处,询问当地的风俗情况后,即兴赋答之作。
洮泯苦寒地,自昔号西戎。
板屋家家是,毡裘处处同。
花开春暮后,猿啸雨馀中。
居处须当避,南山瘴疠风。
【注释】:
- 洮泯苦寒地,自昔号西戎 - 意思是说这个地方非常寒冷,自古以来就被称为西戎地区。
- 板屋家家是,毡裘处处同 - 意思是说所有的家庭都是用板子建造的房屋,到处都是穿着毡毛衣服的人们。
- 花开春暮后,猿啸雨馀中 - 意思是说春天已经过了,花儿已经开放了,而这个时候雨还没完全停,所以可以听到猿猴的叫声。
- 居处须当避,南山瘴疠风 - 意思是说居住的地方需要躲避山中的瘴气和疾病,因为南山有瘴气和疾病。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舟中遇到同乡吴圯宪副前往洮泯兵备处,询问当地的风俗情况后,即兴赋答之作。诗中通过对洮泯地区的描绘,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于当地风俗的了解和理解。
第一句“洮泯苦寒地,自昔号西戎”直接点明了洮泯地区的特点——气候寒冷,自古以来就被称为西戎地区。这里的“苦寒”和“西戎”都强调了洮泯地区恶劣的自然环境。
第二句“板屋家家是,毡裘处处同”则进一步描绘了洮泯地区的建筑特点。这里的“板屋”指的是用木板搭建的房屋,“毡裘”则是穿毡制衣物的意思。这些描述都突出了洮泯地区居民的生活方式。
第三句“花开春暮后,猿啸雨馀中”则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来表现洮泯的气候特点。这里的“春暮后”说明天气已经转暖,而“雨馀中”则暗示着雨水尚未完全停歇。这两个词组共同描绘了洮泯地区的春季景象,既展现了其美丽的自然风光,也反映了该地区独特的气候特征。
最后一句“居处须当避,南山瘴疠风”则是对居住条件的提示。这里的“瘴疠风”指的是山区的疾病和瘴气。因此,这句诗实际上是告诉人们要注意保护自己的身体健康,避免居住在山区。这既是对当地实际情况的描述,也是对读者的一种提醒。
这首诗通过对洮泯地区的描绘,生动地展现了当地的自然风貌和生活习俗。同时,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一些意象和修辞手法,如“板屋”、“毡裘”、“花开春暮后”、“猿啸雨馀中”等,使得整首诗更加生动有趣。此外,诗人还通过“居处须当避,南山瘴疠风”这样的诗句,向读者传达了自我保护的信息,具有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