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沛通南甸,州城接吕梁。
吴山烟树暗,淮海水云长。
草色侵衣绶,花香入酒觞。
扬舲日暮发,临别思茫茫。

注释:

  1. 古沛通南甸:《史记》记载:“沛公之先,尝有隐士孤女曰阿,有女弟二人。其一许大丈夫刘季。季常钓于沛水,得鱼腹中有书,言当涂者王。季于是上观天,下取诸水,云:‘此白龙也’。遂以正月二日,赤眉至而立为天子。是时,沛中子弟闻刘季、吕后皆起自微贱,争往归之。其民从风而靡,市井皆笑。”(《史记·高祖本纪》)“吴山烟树暗”,指徐州的景色。
  2. 淮海水云长:《左传》载:“子鱼曰:‘吾见师必半死矣!’(昭公十二年)”杜预注:“水潦漂涨,云气弥漫,故云。”又《国语·鲁语》:“昔周成公如齐,三月壬申朔,犹绎于泰山梁父,会齐侯、郑伯。庚午晦,公不克与郑人遇,及齐师,及宋人,使华元告急。郑伯始知其难也。”(《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孔颖达正义:“云‘水潦漂涨,云气弥漫’者,喻诸侯相侵夺,无义之人交相攻伐也。”“草色侵衣绶,花香入酒觞”,形容朋友分别时的景象。
  3. 扬舲(xiāng liáng):扬帆起航。“临别思茫茫”:形容友人离去后的思绪纷乱,不知该往何处去。
    赏析:
    这首诗写送别友人还江南的情景。诗中描写徐州风光,抒发了依依不舍之情。
    首联两句说:徐州的古沛县通往南甸,州城连接着吕梁。这两句诗写出了徐州地理位置的特点,突出了诗人对故乡的眷恋之情;同时,也为全诗营造了一种离别的氛围。
    颔联两句说:吴山的烟雾缭绕着树木,淮水的云彩飘浮在远方。这两句诗写出了徐州山水的壮丽景象,同时也表现出诗人内心的惆怅和无奈之情。
    颈联两句说:草色已经侵入到衣领,花香已经飘入酒杯。这两句诗写出了离别之际的情景,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深厚的感情。
    尾联两句说:扬帆起航的时刻到了,我即将踏上离别之舟,与你告别。这两句诗写出了诗人即将离别的心情,同时也为全诗营造了一种伤感的氛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