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佳节愁阴凝,八月十五尤喜晴。
百里精兵临塞驻,一时飓风疑海行。
天中白日临空净,山外黑云飞雨声。
轰雷掣电在咫尺,倏忽还收宇宙清。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中秋月二首》之一。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八月中秋日午时,飓风起南北云阴而中独见日。    
  • 注释:在八月十五中秋节的时候,中午时分,天空中的飓风开始出现,使得整个天空中南风和北风相互交织,形成了一片乌云,唯独中间的天空露出了明亮的太阳。
  • 赏析:此诗开篇直接点明了时间和天气状况。”八月中秋日午时”表明是在中秋这个月亮最圆的时刻,而”飓风起南北云阴而中独见日”则描绘了当时狂风大作,天地间云层翻涌的景象,唯有中心区域阳光普照,显得格外明亮。
每逢佳节愁阴凝,八月十五尤喜晴。    
  • 注释:每到逢佳节的时刻,心中就充满了忧愁,但八月十五这一天却特别喜爱晴朗的天气。
  •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节日氛围的感受,虽然常常因为节日的到来而感到忧伤,但在这一天,他特别珍惜晴朗的天气,这种对比突出了他内心的复杂情感。
百里精兵临塞驻,一时飓风疑海行。    
  • 注释:数百里之外的军队驻扎在边关,一时间仿佛看到了他们如同海上航行般疾速移动。
  • 赏析:这里的”千里之马”象征着军队的迅速和雄壮,与“海行”相映成趣,形容了士兵们在边境上的快速移动。同时,也隐含着对边疆战事的担忧或期待。
天中白日临空净,山外黑云飞雨声。    
  • 注释:天空中的白云变得非常干净,仿佛可以洗涤心灵的尘埃;而远处的黑云却在翻滚着,伴随着雷声,预示着暴风雨即将来临。
  • 赏析:此句通过对比天空的清澈与乌云的混乱,形象地描绘了中秋夜的天气变化,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自然现象的独特感受和理解。
轰雷掣电在咫尺,倏忽还收宇宙清。    
  • 注释:突然之间,雷电交加,天空中的闪电就在你眼前闪烁;瞬间之后,天空又恢复了清明。
  • 赏析:这里用“轰雷掣电”来形容雷电的迅猛,紧接着以“倏忽”一词强调了雷电出现的短暂和迅速,最后以“宇宙清”来结束全诗,寓意着虽然自然界的变化无常,但最终归于宁静。

这首诗通过对中秋夜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深刻感悟和对人生百态的感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