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仰迷江甸,东南冻未苏。
扁舟下远水,积雪断寒芜。
朔气连沧海,穷阴混太湖。
潇潇兼霰密,脉脉受风扶。
大地遥浮越,低空近压吴。
山川纷莽苍,云木半虚无。
雁路才分影,鸥沙祗辨呼。
戢鳞潜素鲤,侧目逗饥乌。
色借齐宫并,音操郢曲孤。
披来朝练净,映处夜珠枯。
不用裁梁赋,偏宜入剡图。
乍惊容鬓似,却怪岁华徂。
腊渐回杓斗,春先到酒垆。
乾坤原浩荡,泥滓暂崎岖。
自笑寒暄态,谁燃造化炉。
圣朝阳德在,白日丽高衢。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祜的作品。全诗共八句,每句都蕴含着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内涵,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敏锐捕捉和独特感悟。
下面是逐句解读:
- 舟中眺雪:在船上眺望着飘落的雪花。
- 俯仰迷江甸,东南冻未苏:我俯视四周,江面上的冰雪还没有消融。
- 扁舟下远水,积雪断寒芜:小船划向远处的水面上,那里的积雪覆盖了荒芜的原野。
- 朔气连沧海,穷阴混太湖:寒冷的北风连接着广阔的海洋,阴沉的阴云弥漫在平静的湖泊之上。
- 潇潇兼霰密,脉脉受风扶:萧飒的秋风吹拂着密集的雪花,它们仿佛在默默地感受着风的力量。
- 大地遥浮越,低空近压吴:遥远的大地漂浮在水面上,而低空则接近地面,仿佛要压到吴地。
- 山川纷莽苍,云木半虚无:山峦起伏、树木茂密,但云雾缥缈之中,又显得虚无缥缈。
- 雁路才分影,鸥沙祗辨呼:大雁飞过留下的影子刚刚分开,鸥鸟的叫声也隐约可辨。
- 戢鳞潜素鲤,侧目逗饥乌:鱼儿收敛鳞片躲在清澈的河里,饥饿的乌鸦侧着头寻找食物。
- 色借齐宫并,音操郢曲孤:这里的美景如同齐宫一样辉煌,但音乐却像郢都(楚国)的曲调一样孤独。
- 披来朝练净,映处夜珠枯:清晨的露水晶莹剔透,晚上的月亮却变得干涸无力。
- 不用裁梁赋,偏宜入剡图:不需要华丽的辞藻去描绘它,反而更适宜用画笔将它勾勒出来。
- 乍惊容鬓似,却怪岁华徂:突然之间,我发现我的面容与这季节的变化如此相似,但却又感到岁月如梭。
- 腊渐回杓斗,春先到酒垆:腊月渐渐结束了它的循环,春天已经来到了人们的酒坊。
- 乾坤原浩荡,泥滓暂崎岖:天地原本广阔无垠,但泥泞的道路却暂时阻碍了前行的步伐。
- 自笑寒暄态,谁燃造化炉:我不禁自嘲,面对寒冷和温暖的变化,谁能点燃那神奇的“造化炉”呢?
- 圣朝阳德在,白日丽高衢:圣人的恩泽如朝阳般普照大地,阳光灿烂地照耀着繁忙的街道。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比喻,将诗人所见的自然景象和内心的感慨完美融合在一起。诗人运用了大量的意象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如“江甸”、“积雪”、“寒芜”、“朔气”、“苍穹”、“霜雪”、“江流”、“云木”、“寒暄”、“乾坤”等,这些词汇都带有浓厚的自然气息和诗人的情感色彩。
诗人善于捕捉自然景物的变化,从细微之处展现出大自然的壮丽景色。例如,“舟中眺雪”一句,诗人通过船窗观察外面飘落的雪花,表现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忧郁的氛围。而“朔气连沧海,穷阴混太湖”,则通过北方寒冷的空气和南方的湖泊,展现出一幅广阔的山水画面。
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比喻和象征手法,将自然景象与人类情感相结合。如“色借齐宫并,音操郢曲孤”,将美丽的景色与高贵的宫殿相提并论,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而“自笑寒暄态,谁燃造化炉”,则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事变迁、人生无常的感慨。
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视角、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内涵,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独到见解和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