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原难唤孙阳起,天闲龙种沈洼水。
是谁传此千里神,逸态英恣酷怜似。
世情贵耳多贱目,叶公龙癖纷相属。
眼前骏骨畴能知,幅缣尺素争夸毗。
还君此画三叹息,物情好恶元无的。
【注释】:
- 九原难唤孙阳起:九原,古代指墓地;孙阳,传说中相马的高手。九原难唤孙阳起,意思是说在九泉之下也难以请动孙阳(传说中的相马高手)来为这匹马相面。
- 天闲龙种沈洼水:天闲,天空中的云游;龙种,比喻有龙的血统或品质;沈洼水,形容马的品质高洁如清泉之水。
- 逸态英恣酷怜似:逸态,超脱世俗的神态;英恣,豪爽而放纵;酷,特别;怜似,像对某人的怜悯之情。
- 世情贵耳多贱目:世情,世间人情世故;贵耳,看重耳朵听到的信息;贱目,看轻眼睛所看到的东西。
- 叶公龙癖纷相属:叶公,人名,这里泛指喜欢收藏龙的人;龙癖,指对龙的特殊癖好;纷相属,众多且连续不断。
- 幅缣尺素争夸毗:幅缣,指画布或丝绸;尺素,指书信;竞夸,争相夸耀;毗,连接,这里是并列之意。
- 还君此画三叹息:还君,送回主人手中;此画,指这匹骏马;三叹息,三次叹息。
- 物情好恶元无的:物情,指世间的情理;好恶,喜爱和厌恶;元,本来;无的,无所谓。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韩愈的一首咏物诗,描绘了一匹骏马的形象和气质。诗中通过对马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于美好事物的追求和欣赏,以及对于世间情仇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首句“九原难唤孙阳起”,以九原为背景,表示即使到了墓地,也无法唤醒孙阳(传说中的相马高手)来为这匹马相面,表达了马匹非凡的品质,让人难以相信。
次句“天闲龙种沈洼水”,用“天闲”来形容马的高贵血统,用“龙种”来比喻马的品质高雅。而“沈洼水”则暗示马的血统纯正,如同清泉一样清澈。
第三句“是谁传此千里神”,询问是谁将这种千里马的气质传递给了世人。这里的“千里神”指的是马的神韵,即它能够跨越千山万水的魅力。
第四句“逸态英恣酷怜似”,描述了马超凡脱俗的姿态和豪爽放纵的性格,使人产生深深的喜爱之情。这里的“酷怜似”表达了对马的喜爱之情,如同对待朋友一般。
第五句“世情贵耳多贱目”,揭示了当时社会风气的一种偏见——人们往往只重视听觉上的传闻,而轻视视觉上的真实观察。这句话反映了作者对这种社会现象的不满和批判。
第六句“叶公龙癖纷相属”,借用叶公喜欢龙的故事,讽刺那些过分迷恋于某些事物而忽视了真实本质的人。这里的“叶公龙癖”指的是叶公喜欢龙,而“纷相属”则表示这种现象非常普遍。
第七句“眼前骏骨畴能知”,表达了作者对于眼前这匹骏马的赞赏之情,认为它是真正的骏马,不是那些表面功夫可以比拟的。这里的“骏骨”指的是马的筋骨健美,而“畴能知”则表明只有真正懂得欣赏的人才能认识到马的真正价值。
第八句“幅缣尺素争夸毗”,描绘了人们为了夸耀自己的作品而争相比较的情景,与前一句形成了鲜明对比。这里的“幅缣尺素”指的是书画等艺术作品,而“争夸毗”则意味着人们过于追求外在形式的表现,忽略了作品的内在价值。
最后一句“还君此画三叹息”,表达了作者对这匹骏马的喜爱之情,同时也透露出他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感慨。这里的“还君”指的是将这幅画送给主人,而“三叹息”则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对骏马的赞叹,也有对社会风气的无奈。
整首诗通过咏物抒情的方式,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欣赏,以及对世间情仇的深刻理解和感悟。同时,通过对骏马的描述和赞颂,也反映了唐代社会的文化风貌和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