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家年少醉春杯,两朵桃花向脸开。
侧踏毡鞋双足热,钟楼西畔打球来。

广州元夜歌 其六

谁家年少醉春杯,两朵桃花向脸开。

侧踏毡鞋双足热,钟楼西畔打球来。

注释:

谁家年少醉春杯——哪一家的少年在春天沉醉在酒杯中?

两朵桃花向脸开——脸上绽放着两朵桃花。

侧踏毡鞋双足热——脚踩着毡鞋,双足感到炎热。

钟楼西畔打球来——钟楼西边,球类运动爱好者打起球来。

赏析:

这首诗是《广州元夜歌》中的第六首,描绘了一幅广州元夜(即古代元宵节)夜晚的繁华景象。全诗通过生动的笔触,展现了节日的热闹气氛和人们的欢快心情。

“谁家年少醉春杯”,这句话以问句的形式开头,表达了对年轻人们沉醉于春日美景之中的羡慕之情。这里的“春杯”指的是春天的美酒,象征着青春的美好与活力。诗人通过询问“谁家”的方式,将读者的注意力引向了那些沉醉于节日氛围中的人们。

“两朵桃花向脸开”,这句进一步描绘了春天的美丽景色与人们的喜悦心情。“两朵桃花”既指现实中的花朵,也暗指人物脸上的红润,形象地表达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欣赏与喜爱。而“向脸开”则强调了这种美与喜悦之间的互动与交融,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富有感染力。

“侧踏毡鞋双足热”这句则从侧面展示了节日夜晚人们的活动状态。“侧踏毡鞋”暗示着人们在享受节日乐趣的同时,也不忘保持舒适与轻松。而“双足热”则直接描写了这一活动所带来的身体感受,让人感受到了节日夜晚的热烈与狂欢。

最后一句“钟楼西畔打球来”,则是整首诗的高潮部分。这里的“钟楼西畔”指的是广州市中心的著名景点之一——钟楼,而“打球来”则形象地描述了人们在钟楼下尽情玩耍的场景。这种场景不仅体现了广州人民的热情好客,也展示了他们对于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生动的语言,成功地展现了广州元夜之夜的繁华与热闹,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对于青春、美好与欢乐的赞美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