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教贵温柔,平淡理自得。
纷纷媚学徒,组缀间黄白。
夏韶閟希音,齐竽声正激。
聋俗讵易聪,徒为师旷惜。

杂诗 其二

诗教贵温柔,平淡理自得。

纷纷媚学徒,组缀间黄白。

夏韶閟希音,齐竽声正激。

聋俗讵易聪,徒为师旷惜。

注释:

  1. 杂诗:即五言古诗的别称。
  2. 其二:这是第二首诗。
  3. 诗教:指诗歌的教育作用。
  4. 温柔:温和、柔顺,这里指诗歌要表达出情感的细腻和深沉。
  5. 平淡:简单朴素,不夸张。
  6. 理自得:道理自然而得到。
  7. 媚学徒:迎合学生的心意。
  8. 黄白:黄色是古代富贵的象征,白色是纯洁的象征,这里指学生用这两种颜色来装饰诗歌。
  9. 夏韶:夏天的音乐,这里指《韶乐》。
  10. 希音:稀有的音调,这里指《韶乐》中难得听到的旋律。
  11. 齐竽:古乐器名,这里指齐地的竽乐。
  12. 正激:强劲有力的声音。
  13. 聋俗:指那些不懂音乐的人。
  14. 师旷:古代著名的音乐家,这里借指教师。《论语·述而》:“子曰:‘师冕见,及阶,子曰:‘阶也。’及席,子曰:‘席也。’皆先二座。‘嘿然,子谓曰:‘盍各言其志?’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当时教育现象的感慨。他认为,诗歌的教育作用在于表达情感的细腻和深沉,而不应该追求华丽的外表和过度的修饰。他批评了那些为了迎合学生心意而使用黄色和白色来装饰诗歌的现象,认为这是对诗歌本质的破坏。同时,他也指出了《韶乐》中难得的旋律和齐地的竽乐都是难得听到的美妙声音,这些都应该被保留并发扬光大。最后,他强调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思想和志向,而不是仅仅追求他们的表面行为和表现。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于文学教育的思考和见解,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