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吹动碧油幢,帝遣嫖姚视海邦。
猎猎云旗过郁水,嘈嘈雷鼓动珠江。
【注释】
1.都督王公阅兵海上:都督王公在海上检阅军队。
2.碧油幢:绿色绸子做的伞盖。
3.帝遣嫖姚视海邦:天子派遣将军去视察沿海的邦国。
4.猎猎(liè):旗帜随风飘扬的样子。云旗,指军旗。
5.过郁水:通过郁州江(郁水)东流到合浦郡一带。
6.嘈嘈雷鼓动珠江:形容雷声轰鸣如雷。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七律。诗中“都督王公”即指唐玄宗时任岭南节度使的哥舒翰;“帝遣嫖姚视海邦”是唐玄宗对哥舒翰的称呼;“海上”指南海;“帝遣嫖姚”中的“嫖姚”是汉代名将李广的字,这里泛指大将,即哥舒翰;“猎猎”形容旌旗迎风招展的样子;“过郁水”即渡过郁州江,此江在今广东省廉江县一带。这首诗描写了唐玄宗派大将哥舒翰巡视南海的情景。
诗一开篇,“都督王公阅兵海上”,点明这是一次规模宏大、气势磅礴的军事演习活动。“都督王公”指的是唐玄宗派往南海的大将哥舒翰,当时他身兼数职,既是岭南节度使、朔方节度使等职,又是朝廷的大臣,可谓实权在握,威震四方。因此,当诗题中的“都督王公阅兵海上歌”出现时,读者自然会联想到这位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
诗笔便转向了海上阅兵现场。“东风吹动碧油幢,帝遣嫖姚视海邦。”这句诗描绘了一幅壮观的景象:春风拂面,海面波涛汹涌,一艘艘战船严阵以待;远处,绿油油的军帐犹如一片绿色的海洋,那是哥舒翰指挥下的大军。诗人在这里用“东风吹动碧油幢”来比喻春风,既突出了春风的力量,又烘托出了海面的浩渺与广阔。而“帝遣嫖姚视海邦”则揭示了此次阅兵活动的主旨——皇帝派遣大将军亲临南海,巡视边防,确保边疆安宁。
“猎猎云旗过郁水,嘈嘈雷鼓动珠江。”这两句诗进一步描绘了阅兵场面的热烈气氛。“猎猎云旗”形象地描绘了战旗迎风飘扬的景象;而“过郁水”、“嘈嘈雷鼓动珠江”则分别从听觉和视觉上营造了阅兵仪式的震撼力。诗人在这里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力与夸张手法,将战场的紧张气氛推向了高潮。
这首诗通过对都督王公阅兵海上的场景进行生动描绘,展现了大唐帝国的强大与威严。诗中的“帝遣嫖姚视海邦”、“猎猎云旗过郁水”、“嘈嘈雷鼓动珠江”等词汇都富有诗意,让人仿佛置身于那个充满战火与硝烟的时代,感受着那股荡气回肠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