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沧浪水,南湖与北湖。
柴扉明落日,渔艇暗春蒲。
聚散当佳节,悲欢属老夫。
戴颙栖隐处,风物满长涂。
永安湖送戴集之归婺州一片沧浪水,南湖与北湖。
柴扉明落日,渔艇暗春蒲。
聚散当佳节,悲欢属老夫。
戴颙栖隐处,风物满长涂。
注释:
- 一片沧浪水,南湖与北湖:沧浪指沧浪阁,在今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南湖、北湖为杭州的名胜古迹,此处借指好友戴集之将要离开的地方。
- 柴扉明落日,渔艇暗春蒲:柴扉指简陋的农舍门。明,明亮;暗,昏暗。春蒲是指春天的芦苇丛。渔艇暗春蒲,形容傍晚时分渔夫们收起渔具,准备回家的情景。
- 聚散当佳节,悲欢属老夫:聚散,离别与聚合。佳节,美好的时光。悲欢属于我(指你),这里用来表达诗人对朋友即将离去的不舍和感慨。
- 戴颙栖隐处,风物满长涂:戴颙是东晋时期著名的隐士,栖隐处指的是他的隐居之地。风物满长涂,意思是家乡的山水美景充满了漫长的道路。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至在永安湖畔为送别好友戴集之而作。全诗通过描绘南湖与北湖的风景,表达了诗人对朋友即将离去的不舍之情以及对自己年华老去的感慨。
首句“一片沧浪水,南湖与北湖”以简洁的笔墨勾勒出永安湖的壮丽景色,南湖和北湖如同两颗明珠镶嵌在永安湖的两侧,展现了湖面浩渺、景色宜人的自然风光。
次句“柴扉明落日,渔艇暗春蒲”进一步描绘了永安湖的宁静之美。诗人通过描写夕阳下破旧的农舍和渔船的景象,营造了一种淳朴、静谧的氛围。这里的“柴扉”和“渔艇”都是诗人对朋友即将离去的不舍之情的象征。
第三句“聚散当佳节,悲欢属老夫”则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离别的感慨。诗人用“聚散”和“悲欢”这两个词来概括人生中的聚和散、喜和悲,表达了对朋友未来命运的关切以及对自身年华老去的感慨。这里的“老夫”则是诗人对自己年迈、孤独状态的一种自嘲。
最后一句“戴颙栖隐处,风物满长涂”是对整首诗的总结,也是对戴颙这位隐士的赞美。诗人通过提到戴颙的隐居之地,强调了大自然的美丽和家乡的美好,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自然和家乡的热爱之情。这里的“长涂”意味着家乡的道路漫长而充满诗意,寓意着诗人对家乡的眷恋和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永安湖的描绘和对友情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人生百态的理解。同时,诗歌也表达了诗人对岁月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友情的珍视,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