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月吐疏林,幽怀不能已。
忽梦与支公,跏趺竹窗里。
坐看白云生,惊风擘帷起。
觉来秋夜长,空山落松子。
注释:
梦聚上人:梦中聚集了上人。
微月吐疏林,幽怀不能已:淡淡的月光从稀疏的树林中透出,深深的思念无法停止。
忽梦与支公,跏趺竹窗里:突然梦见和支道林在一起,坐在地上盘腿打坐。
坐看白云生,惊风擘帷起:坐着看着白云在天空中飘荡,忽然一阵风吹动窗帘被掀开。
觉来秋夜长,空山落松子:醒来后发现秋天的夜晚特别漫长,山上落下了松籽。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写梦境的诗,诗人通过梦境描绘出一幅宁静、优美的画面,表达了对自然和人生的热爱和向往。
首二句“微月吐疏林,幽怀不能已。”写的是作者在夜晚,看到月亮从稀疏的树林中散发出柔和的光辉,内心充满了深深的感慨。这里的“幽怀”指的是内心的思绪和感受,不能停止的意思。
接着两句“忽梦与支公,跏趺竹窗里。”描述的是作者在梦中与一位名叫支道林的人一起坐在竹子制成的窗户前,他们盘腿打坐,享受着清闲自在的生活。这里的“支公”指的是支遁,他是东晋时期的一位著名高僧,他的住所常常有竹子围绕,因此被称为支道林。
然后两句“坐看白云生,惊风擘帷起。”描述了作者在梦中看到了白云在天空中自由地飘荡,忽然一阵风吹动窗帘被掀开的情景。这里的“惊风”指的是突然吹来的强风,而“擘帷起”则是形容风吹动窗帘时发出的声音。
最后一句“觉来秋夜长,空山落松子。”是说作者醒来后发现秋天的夜晚特别漫长,山上也落下了松籽。这里的“空山”指的是寂静无人的山林,而“落松子”则可能是由于风吹松树引起的自然现象。
整首诗通过对梦境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生活美好的向往。同时,诗人也借此表达了自己对于超脱世俗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禅宗思想的理解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