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过滁阳道,环山一望赊。
夜凉天有雨,秋晚树无花。
试访仙居涧,因停部使车。
临风动高兴,追忆故人家。

【注释】①滁阳:滁州。②赊:远。③仙居涧:指滁州的名胜古迹,在今安徽滁州市南约20公里的琅琊山中。④部使:官名,指节度使。⑤故人家:指作者的故乡。

【赏析】此诗是诗人于公元834年(唐文宗开成五年)秋天由长安出发去江南途中经过滁州时所作。

首句“西过滁阳道”,点出题旨,说明这是写景抒情之作。次句“环山一望赊”,描绘了一幅秋日傍晚登滁州城西的琅琊山远眺之图。“赊”字,写出了山的遥远、空阔,也暗示出作者内心的孤独与寂寞。三、四两句,进一步抒写了作者的孤寂之情。“夜凉天有雨,秋晚树无花”,“夜凉”是实写,“天有雨”是虚写。夜深人静,作者独坐舟中,耳听水声潺潺,眼前又浮现出那“秋晚树无花”的景象。这两句,既是对景物的细致刻画,又寄寓着作者的无限惆怅之感。五、六句,转入对滁州风光的赞美。“试访仙居涧”,表明作者有意游览滁州境内的山水胜地。“因停部使车”,则是实写,因为要停留一段时间,所以暂时停放了官车的轮轴。“仙居涧”是滁州境内的一处风景名胜,相传为仙人所居之地,故称“仙居”。这里既是诗人驻足游览的地方,也是他抒发情感、回忆往事之所在。七、八句,则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怀念。“临风动高兴,追忆故人家”,既点出了自己此行的原因,又表明了自己此行的心情。“动高兴”是因为眼前所见景色美好而高兴;“追忆故人家”则是想借此机会回乡看看久别已久而又十分熟悉的家乡。

这首诗写景叙事抒情相结合,情景交融,语言清新自然,风格朴实无华,富有真情实感,是一首成功的山水纪游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