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曹从事受知深,自叹疏庸力不任。
大错由来非铸铁,片言谁信易销金。
容身已荷娄公德,寡过终怀伯玉心。
爨下焦桐如未弃,愿依良匠制瑶琴。
这是一首五言绝句,每句的字数和结构都十分严谨。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读:
“人曹从事受知深”:在这里,“人曹从事”指的是担任某个职务或者在某人麾下工作的人。而“受知深”则表示这个人受到深厚的赏识和信任。这一句表达了作者对自己能够受到如此重用的感激之情。
“自叹疏庸力不任”:这里的“疏庸”可能是指自己才能不足或者能力不够强大。而“力不任”则是说自己的体力或能力不足以胜任某项任务或责任。这一句反映了作者对自己能力的怀疑和自我评价。
“大错由来非铸铁”:这里用“大错由来”来表达某种错误或过失是长期形成的,不是一蹴而就的。而“铸铁”则是一个比喻,可能意味着这种错误或过失是由于长期积累或形成的结果。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于自己错误的认识和反思。
“片言谁信易销金”:这句诗的意思是,即使是最微小的话语也可能被轻易地误解或忽视。这里的“片言”可能是指一句简短的话或一个观点,而“销金”则是一个比喻,形容这些话或观点容易被轻视或忽略。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于言论自由和表达方式的重视。
“容身已荷娄公德”:这里的“容身”可能是指找到一个安全或稳定的位置或环境。而“娄公德”则是一个具体的人物,这里可能是指娄敬。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于得到娄敬帮助和支持的感激之情。
“寡过终怀伯玉心”:这里的“寡过”可能是指少犯错误或者没有大的过失。而“伯玉心”则是一个引用,可能是指《论语》中的孔子弟子伯鱼,这里用来比喻一个人有高尚的品质或道德。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于自己品德修养的期望和追求。
“爨下焦桐如未弃,愿依良匠制瑶琴”:这里的“爨下焦桐”是一个典故,源自《左传·襄公二十四年》,讲述了晋平公为了纪念他的祖先赵武,将一块美玉放在灶下烹煮的故事。这里可能是指这块美玉没有被抛弃,而是得到了很好的保存和珍视。而“瑶琴”是一种珍贵的乐器,这里可能是指作者希望借助他人的智慧和才能来制作出一把精美的乐器。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于技艺和才能的珍视和追求。
这首诗通过对个人能力和错误的反思,以及对他人德行和技艺的赞扬,展现了一种积极向上、珍视技艺与人际关系的精神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