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色满郊原,幽深隔市喧。
孤舟横古渡,荒径掩衡门。
野树烟光薄,溪桥曙色分。
依稀故园景,吟对欲销魂。
注释:
- 山色满郊原:形容山野的景色。
- 幽深隔市喧:幽静深邃,与喧闹的市井相隔。
- 孤舟横古渡:只有一只船在古老的渡口停泊。
- 荒径掩衡门:荒凉的道路被高大的门遮挡。
- 野树烟光薄:野地里的树木在烟雾缭绕中若隐若现。
- 溪桥曙色分:晨曦中的溪流和桥梁在雾气中显得朦胧。
- 依稀故园景:隐约可见故乡的情景。
- 吟对欲销魂:吟诵着这首诗,仿佛要使灵魂消逝。
赏析:
此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山水画卷,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思念之情。
首句“山色满郊原”,直接点明了主题,表达了对广阔原野上山色的赞美之情。诗人运用丰富的色彩和明暗对比,勾勒出了一幅色彩斑斓、层次分明的山水画卷。
次句“幽深隔市喧”,则更进一步强调了山水之间的隔绝感。诗人以“幽深”来形容山水之幽远,以“隔断”来形容其与城市的喧嚣相隔离。这种描写不仅突出了山水的神秘与宁静,更表达了诗人对于繁华世界的远离和向往。
接下来的诗句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细节:“孤舟横古渡,荒径掩衡门。”这里,诗人用“孤舟”和“荒径”两个意象,巧妙地描绘了一幅水墨山水画。孤舟横渡,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助;荒径掩衡门,则暗示了山水之间的阻隔。这种对比不仅增强了画面的意境,也深化了诗歌的主题。
诗人又通过“野树烟光薄,溪桥曙色分”两句,将读者引入了一个更加具体的场景。野树在烟雾中若隐若现,仿佛是一幅淡雅的水墨画;溪桥在晨曦中分出曙光,又如同一首优美的诗篇。这些生动的描述,不仅为画面增添了更多的细节,更使得整个画面充满了诗意和美感。
“依稀故园景,吟对欲销魂”两句,则是对整首诗的总结和升华。诗人通过对故园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家乡的深深思念之情。这种思念之情既来自于对故土的眷恋,也来自于对时光流逝的感叹。而“吟对欲销魂”一句,则更是将这种情感推向了高潮,使得整首诗的情感表达达到了巅峰。
这首诗通过对山水之间隔绝与思念的主题的深刻描绘,以及对自然景观和人物心理的细腻刻画,成功地营造了一种深沉、哀婉而又富有哲理的艺术效果。它不仅展示了作者高超的艺术才能,也让我们领略到了中国传统诗词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