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銮策士诏群卿,礼乐纵横细与评。
黼黻舜衣期补衮,盐梅商鼎用和羹。
喜闻瑞霭空中见,肯羡青云足下生。
记得蚤年登第日,蓝袍济济看题名。
东阁读卷次少司空谢公韵金銮策士诏群卿,礼乐纵横细与评。
黼黻舜衣期补衮,盐梅商鼎用和羹。
喜闻瑞霭空中见,肯羡青云足下生。
记得蚤年登第日,蓝袍济济看题名。
注释:
- 金銮策士诏群卿:在金銮殿上,皇帝对群臣进行科举考试的策问,选拔贤才。
- 礼乐纵横细与评:礼乐制度复杂多样,需要细细评价和比较。
- 黼黻舜衣期补衮:用黼黻等图案来装饰舜帝的衣服,希望它能修补天子的大裘(即衮)。
- 盐梅商鼎用和羹:比喻君臣和睦,共同治理国家。
- 喜闻瑞霭空中见:听说吉祥的气息从天而降。
- 肯羡青云足下生:不羡慕那些高高在上的飞鸟。
- 记得蚤年登第日:还记得年少时考中进士的日子。
- 蓝袍济济看题名:众多穿着蓝袍的人聚集在一起观看自己的姓名。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史诗,通过赞美古代贤臣的品德,表达了诗人对历史英雄的敬仰之情。首句“金銮策士诏群卿”,描绘了一幅盛大的科举考场景象,皇帝亲自主持考试,选拔天下人才。接着,“礼乐纵横细与评”,诗人通过对礼乐制度的细致观察和品评,展现了古代社会的繁荣和文化的深厚底蕴。
颔联“黼黻舜衣期补衮,盐梅商鼎用和羹”运用典故,以舜帝的服饰和商朝的鼎器为象征,寓意古代贤臣能够补益天子的大裘,使国家安定,和谐共处。这两句诗不仅赞美了古代贤臣的政治智慧,也体现了诗人对国家和民族的深深忧思和责任感。
颈联“喜闻瑞霭空中见,肯羡青云足下生”则转入个人感慨,表达了诗人对吉祥之事的向往和对功名利禄的追求。诗人虽然身处高位,却并不满足于现状,而是追求更高的境界和目标。这种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正是诗人所崇尚的品质。
尾联“记得蚤年登第日,蓝袍济济看题名”则是诗人的回忆和感慨。回忆起年少时考中进士的日子,那时的众人都是身着蓝袍、齐聚一堂的场景。如今,诗人虽已功成名就,但仍然怀有一颗谦逊的心,时刻提醒自己不要忘记初心和使命。这种谦逊自守、不忘初心的品质,也正是诗人所追求的境界。
这首诗语言流畅、意境深远,既表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怀念和敬仰之情,又抒发了他个人的感悟和抱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