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舆薄暮过斜头,风雨萧萧送旅愁。
太息人家生计尽,柴扉不掩野麋游。
【注释】
1.斜头:即斜头山。在陕西汉阴县西北,与四川的青木川隔河相望,是通往川陕边界的要道,故名。2.肩舆(yī):肩舆,轿子。3.薄暮:日落黄昏。4.萧萧:风声。5.太息:叹息。6.柴扉(fēi):用树枝编成或竹片、木头等制成的门。7.野麋游:指野兔在篱笆之间穿行。8.生计尽:生活艰难。9.掩:遮盖。10.野麋:野兔。11.游:游动。
【赏析】
此诗为纪实之作。作者自叙于一九〇六年秋,从陕西汉阴出发,经过斜头山,到达川陕交界处的青木川,沿途见景生情,触事感怀。诗中既写景,又抒情,情景交融,意境深远。首联“斜头遇雨”写诗人旅途初抵青木川时的情景:“肩舆薄暮过斜头”,说明是在傍晚时分,乘着肩舆,穿过斜头山口;“风雨萧萧送旅愁”,是说此时正遇上风雨天气,诗人心中充满了对旅途艰难的忧虑。颔联“太息人家生计尽”“柴扉不掩野麋游”,描写了诗人经过一家农户时的情景。“太息”一词写出了作者内心对农家生计的担忧,而“柴扉不掩野麋游”则表现出农家生活的艰辛。尾联“太息”一词进一步表现了作者内心的忧愁和无奈之情。全诗语言朴实无华,但情感深沉真挚,表达了诗人在旅途中的所见所思所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