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食逢中夏,山城黯黯阴。
孤灯今夕泪,哀角万方心。
雾嶂看初灭,风帘望转沉。
清光无远复,斋坐及更深。
注释与赏析:
月食逢中夏,山城黯黯阴。
孤灯今夕泪,哀角万方心。
雾嶂看初灭,风帘望转沉。
清光无远复,斋坐及更深。
【注释】
(1)“五月”:《礼记》曰:“仲春之月,招摇指寅,昏龙见而雩。”《汉书·天文志》:“五月……日御食时。”故以“五月”为题。
(2)“中夏”:农历五月初至七月中,谓之中夏。
(3)“山城”:指成都平原上的山城,这里泛指山城一带的景色。
(4)“黯黯”:暗淡无光的样子。
(5)“孤灯”:指孤独一人,没有伴侣。
(6)“哀角”:古代丧礼中的哀乐。此处指听到哀角声。
(7)“万方”:指四方各地,这里指各地百姓。
(8)“雾嶂”:形容山间云雾缭绕如屏障。
(9)“风帘”:风吹动的窗帘,这里用来比喻风声。
(10)“清光”:明亮的月光。
(11)“斋坐”:即斋戒坐卧,这里指的是在书房里坐着。
(12)“更深”:夜深了,天色已黑。
【赏析】
此诗描写了诗人在端午节期间观看月食的场景,表达了他对于国家和人民的深深忧虑和关切之情。
首句“月食逢中夏,山城黯黯阴”描绘了一幅月食发生在中夏时节,山城暗淡无光的景象。这里的“月食”指的是一种天文现象,当月亮穿过地球的影子时,就会发生月食。而“中夏”则是指农历五月中旬,正是夏季的时候。因此,这里的“月食逢中夏”可以理解为月食发生在夏季的某个时刻。
次句“孤灯今夕泪,哀角万方心”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观看月食时的心境。这里的“孤灯”指的是独自坐在书房里的诗人,他看着窗外的月食,不禁泪流满面。而“哀角万方心”则表达了全国各地的人们都在关注着这场月食,他们的心情也变得十分悲哀。
接下来两句“雾嶂看初灭,风帘望转沉”则描绘了月食发生后的情景。这里的“雾嶂”指的是山间的云雾,它随着月食的发生而渐渐消散。而“风帘望转沉”则描述了诗人在书房里望着窗外的月食逐渐消失的过程,他的心情也随之变得沉重起来。
最后两句“清光无远复,斋坐及更深”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的期望和担忧。这里的“清光无远复”意味着明亮的月光已经消失,不再远照大地。而“斋坐及更深”则表示诗人在书房里继续坐着直到夜深,他的心情也随之变得更加深沉。
这首诗通过描绘月食发生的瞬间以及之后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和人民的深深忧虑和关切之情。同时,诗人也通过自己的诗句向读者传达了这种情感,使读者能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诗歌所表达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