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见樊卿久,空怜岁月长。
爱书王逸少,癖画米元章。
业绍青缃旧,名沾玉牒香。
十年相会地,烧烛对秋堂。
【解析】
此题考查对诗歌内容、手法和情感的把握。解答此类题目需要考生准确细致地读懂诗歌内容,在此基础上分析其手法及情感,最后结合全诗加以理解。本题要求考生对这首诗作赏析。解答时可从诗歌的标题入手,“寄樊国宾”点明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将樊国宾比作樊卿(樊哙),表达了自己对樊国宾的怀念之情。第二句“不见樊卿久”,诗人表达了与樊国宾离别时间之长,表达出自己的思念之情。第三句“空怜岁月长”,诗人以“空”字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第四句“爱书王逸少”,“爱书”指爱好读书;“王逸少”指的是东晋书法家王羲之,这里指代樊国宾。第五句“癖画米元章”,这里的“癖”是喜爱的意思,“米元章”指代画家米芾,这里指代樊国宾。第六句“业绍青缃旧”,这里的“业”是继承的意思,“青缃”是指古书上的绿色丝编的书衣,这里指代樊国宾的学问。第七句“名沾玉牒香”,这里的“沾”是沾染的意思,“玉牒”是古代帝王封赐功臣的文书,这里指代樊国宾。第八句“十年相会地,烧烛对秋堂”,意思是十年后我们再相见时,就在这燃着蜡烛的秋天里相聚。
【答案】
《寄樊国宾》是唐代诗人李频的组诗作品,此诗为其中的第四首。全诗四句,第一句点明这是一首送别诗。第二句表达了与樊国宾离别时间之长,表达出自己的思念之情。第三句以“空”字表达出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表达了诗人对樊国宾的深深怀念。第四句点出诗人对樊国宾的怀念之情。第五句用“癖画米元章”表明诗人对樊国宾的喜爱,第六句用“业绍青缃旧”表明诗人对樊国宾的学问的继承,第七句用“名沾玉牒香”表明诗人对樊国宾的功绩的称赞。第八句点明十年后他们再见时是在秋天里,并表达了对这次重逢的渴望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