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城一叶下,水榭已迎秋。
夜迥商风至,天空大火流。
稍苏司马病,翻遣宋生愁。
日暮关河外,思君重倚楼。

【解析】

此诗首联写景,颔联叙事,颈联抒情,尾联写愁。“夜迥商风至”,是说夜晚商风刮到了山城;“天空大火流”,是指大火熊熊燃烧。这两句写出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答案】

译文:

山城的落叶被秋风飘落,在水边亭榭中迎接秋的到来。

夜晚凉风劲吹,商风刮到山城;天空中大火熊熊燃烧。

稍为减轻了司马病痛,反而更添了宋生忧愁。

傍晚时分关门闭户,我倚楼思君。

赏析:

这首诗作于诗人任吉州司理参军期间。诗人以“立秋寄献吉”为题,通过描写自己的所感所悟,来抒发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首句“山城一叶下”,点明时节,说明诗人已经来到秋天。“一叶”,指树叶。这里用一个“下”字,形象地写出了树叶飘落的凄凉景象,也暗示出天气的变化。接着,“水榭已迎秋。”写诗人站在江边水边的亭子里,看到江面上飘荡着一片片的树叶,而自己又迎来了秋天。“水榭”,即水边亭子。“已迎秋”,表明诗人已经过了立秋的日子。

第二联“夜迥商风至,天空大火流。”紧承上文而来。诗人写到夜深人静之时,商风吹到山城;夜空中的大火熊熊燃烧,烧得通红。“夜迥”“夜深”,都写出了夜的深沉和寂静。“商风”“大火”是秋天的特征,也是诗人此刻的感受。这里的“商风”指的是秋风,“大火”指的是秋天里草木凋零的景象。这两个词都是写诗人眼前所见。“夜迥”二字,写出了夜的深沉、寂静,使人感觉到秋夜之冷清。“商风”,指秋季的风。“大火流”,形容草木茂盛,秋天草木枯萎的情景。这里的两个词语分别描绘出了秋天的两种景象,使诗歌具有画面感。

第三联“稍苏司马病,翻遣宋生愁。”由前面的景色描写,转到诗人自身的感受上。前一句“稍苏司马病”,是说秋天的气息渐渐让司马先生的病好了起来;后一句“翻遣宋生愁”,是说秋天的气息反而让宋生感到更加忧虑。这句诗的意思是说,虽然秋天带来了凉爽,但同时也带来了疾病和忧愁。“苏”、“翻”两个字,表现了秋天带给人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感受。“司马”,指司马相如,汉代著名文人。“宋生”,指宋玉,战国时期著名的文学家。“苏”和“翻”两个字,在这里既表达了季节变化所带来的影响,也体现了秋天给人们带来的不同感受。

最后一联“日暮关河外,思君重倚楼。”诗人写到天色已晚,太阳快要下山时,依然没有见到他的身影,于是不禁想到他正在倚靠在楼上思念自己。这最后一句既是对前面内容的总结,也引出了诗人的思念之情。“日暮”,指太阳将要落山的时候,表示时间的推移和空间的距离。“重倚楼”,是说自己倚靠在楼上,无法入睡。这句诗既写出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也写出了自己内心的痛苦和无奈。

全诗四句二十个字,每句七个字,语言简练明了,意境深远含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