暝色归庭树,蝉声逗客思。
澹云行欲尽,明月坐相随。
肉食惭何补,珠投暗自疑。
君恩无可报,深愧素餐诗。
【注释】
暝色:傍晚时的天色。归:归巢。庭树:院子里的树木。肉食:指官宦人家。珠投:比喻恩赐之物。暗疑:暗中怀疑。肉食惭何补:我身为朝廷命官,却无所作为。珠投暗自疑:你暗中怀疑我无功受禄。君恩:君主的恩惠。报:报答。深愧素餐诗:我深深地感到自己白白地吃着俸禄,没有为国尽忠尽力。素餐:白吃饭。
【赏析】
首句写景,点明时间是傍晚时分。“暮”字下得极妙,使全篇笼罩在一种静谧的氛围里。接着写“蝉声”,是因“日落而云收”。这里运用了拟人的写法,蝉儿似乎也懂得了“日落西山,云收云散”;它知道主人已经归来,因此发出鸣叫,以示欢迎。“坐相随”一句,既表现了环境的幽静,又暗示出诗人的心情。他已从“夜坐”回到了“昼眠”,所以心情轻松、舒畅。
二句写室内情景,与首句互为呼应。“澹”字用得极佳,既形容云彩的颜色,又形容其流动之态。此时,明月高悬,照进庭院,与室外的夜色遥相呼应。这两句对仗工整,描写细腻,将诗人与外界景物有机地结合起来,使环境更加幽美。
三句写人,突出了“客思”二字。诗人虽然有“肉食惭何补”之感叹,但并没有因此而消极颓废。他以“珠投暗自疑”作结,既表明自己不会辜负君王的厚爱,又表示自己决不会像那些贪官污吏那样,利用手中的权力谋取私利。
末两句写情,抒发了“深愧素餐诗”的感慨。诗人深知自己身居高位,本应为国为民尽心竭力,可是却过着悠闲自在的生活,这种反差使他十分惭愧。
这首诗以闲逸的笔调,描绘了一幅宁静的晚归图。诗人借景抒情,寓情于景,通过描写自己的内心世界,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同时,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拟人的手法,使自然景物更加具有生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