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诧金沙胜,衣冠日日来。
高情知好德,薄分愧非才。
绿水春光动,青山霁景开。
樯头宾不顾,端似舞雩回。

这首诗的翻译是:

金沙杂诗 其十二

共赞金沙胜,衣冠日日来。

高情知好德,薄分愧非才。

绿水春光动,青山霁景开。

樯头宾不顾,端似舞雩回。

注释:

  1. 金沙杂诗 其十二:指唐代诗人杜甫在成都时所写的《绝句》诗之一,共十二首,这是其中的第十二首。
  2. 共诧(chà):共同赞叹;称赞。
  3. 胜:这里是赞美、称颂的意思。
  4. 衣冠(guān yī):原意指衣服和帽子,这里指代官员。
  5. 高情(gāo qíng):高尚的情感。
  6. 知好德:知道什么是好的品德。
  7. 薄分:微薄的缘分或者恩惠。
  8. 愧非才:感到惭愧,因为自己并不是有才能的人。
  9. 绿水:清澈的江水。
  10. 春光:春天的光景。
  11. 霁景:雨过天晴的景象。
  12. 樯头:船上的桅杆。
  13. 宾:指客人。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在成都时写的《绝句》中的第十二首。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金沙胜地的赞美之情,同时也表现了他对官员们的不满情绪。
    首联“共赞金沙胜,衣冠日日来。”诗人首先赞美了金沙胜地的美景,认为它是值得称赞的地方。同时,他也注意到了官员们经常来访的情况。
    颔联“高情知好德,薄分愧非才。”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官员们的看法。他认为官员们应该具有高尚的情感和良好的品德,而不是仅仅因为个人的恩惠或者地位而前来。同时,他也觉得自己并不具备这样的才能。
    颈联“绿水春光动,青山霁景开。”诗人描绘了金沙胜地的美丽景色。绿色的江水在春天的阳光下闪闪发光,远处的青山在雨过天晴后展现出新的面貌。
    尾联“樯头宾不顾,端似舞雩回。”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客人的态度。他认为客人不应该只顾自己的利益,而应该关注公共利益。同时,他也认为自己的行为就像舞雩一样有风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