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去何年是会时,一江南北路微微。
山深驿使无来往,莫怪梅花折寄迟。
注释:我年纪已经老了,何时能再见到你呢?一江南北路的景色如此美丽。但山深人稀,驿站的使者很少往来,所以不能怪我迟迟不寄出梅花。
赏析:《寄同年程德和通政》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这首诗通过写自己的思乡之情,表达了与友人久别重逢时的喜悦。全诗语言朴实,情感真切,意境幽远。
老去何年是会时,一江南北路微微。
山深驿使无来往,莫怪梅花折寄迟。
注释:我年纪已经老了,何时能再见到你呢?一江南北路的景色如此美丽。但山深人稀,驿站的使者很少往来,所以不能怪我迟迟不寄出梅花。
赏析:《寄同年程德和通政》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这首诗通过写自己的思乡之情,表达了与友人久别重逢时的喜悦。全诗语言朴实,情感真切,意境幽远。
【注释】 丹桂:指桂花。种:栽种。亭坡:小山。燕山:指燕子山。景趣:风景趣味。婆娑:形容月影随风轻摆的样子。寒蝉窟:指高高的树洞。白兔窝:指月亮。诸郎:指诗人。入袖:指衣袖被风吹起。见:遇见。嫦娥:指嫦娥仙子。 【赏析】 《桂庵》是一首描写景物的七绝,写于斗南表亲为诗人所建桂庵中。诗中描绘了桂庵周围的自然景色,并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首句“丹桂种亭坡”,以“丹桂”二字点明桂庵的树种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将诗歌内容大意了然于心,然后反复诵读,把握诗意,分析诗作的表现手法,此起彼伏的手法,对比的手法等,最后结合题目的要求进行具体赏析。 “玉麟”句:意思是说:天降祥瑞是上天对朝廷的嘉奖;而作为地方官,也应当尽力而为,使百姓安居乐业,以报答圣上的厚恩。 “楼书”两句:意思是说:我之所以能安心地在这里任职
【注释】 郭武定:即郭子仪(719-781),唐代名将,字子仪。 总戎:古代称军队的统率为“总戎”,这里指郭子仪。 岭外:岭南地区。 枫宸:指唐玄宗。 君民:指百姓。 争切仰:争相仰望。 文武:文武双全。 阳春:春天,这里比喻国运。 寿域:福气之地,这里比喻国家。 岘山:山名,在今湖北襄阳南面。 三台:星名,属箕、斗二宿,这里借指朝廷。 【赏析】 《海滨舆诵》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作品
【注释】 陈祐卿:字元方,北宋人。大参:指宰相或副宰相。三山:即福州的琅琊山。尧天:指尧帝时代的太平盛世。 【赏析】 这首诗是送别陈祐卿大参之闽的赠行诗。作者在诗中以“迢递”、“驱驰”写陈公赴任之远;“江洋”、“花木”写其宦游之地之美;“熙熙外”、“荡荡中”写其为官之地之盛;“独爱”写其对朝廷的忠心;“安卧碧山翁”写陈公之高寿与淡薄名利之志。全诗语言平易而意蕴深远,格调清雅,是宋人送别诗中的佳品
这是一首描写闲情逸致的七言律诗。 诗句释义: 1. 闲拽园中杖,迢迢一洞深。 注释:闲时拿起园中的木棍,遥望那深深的洞府。 2. 晓花光灿锦,风竹碎筛金。 注释:清晨的花朵光彩照人,如同锦绣一般;风吹动竹子,发出清脆响声,仿佛黄金般闪耀。 3. 赤鲤惊雷跃,黄鹂隔树音。 注释:突然之间,一条红色的鲤鱼被惊飞而起,宛如雷声中的跳跃;黄鹂在树上啼叫,声音清脆悦耳。 4. 不胜清兴发,觅纸寄新吟。
童叟聚林坰,喧然论世情。 夜深门不闭,月朗犬无惊。 稻陇黄云霭,江天白浪平。 淮阳民睡稳,裴老已旋兵。 注释: 1. 童叟聚林坰:指村中的儿童和老人聚集在一起,形成一幅和谐的景象。 2. 喧然论世情:人们聚在一起,议论着世间的人情世故。 3. 夜深门不闭:夜晚已经很深了,但是家家户户的门口都敞开着,没有关闭。 4. 月朗犬无惊:月光明亮,连家里的狗都没有受到惊动。 5. 稻陇黄云霭
【注释】 太学:古代学校名。 拨闷:排遣烦闷。 囊里有钱频换酒:囊里有钱财就换些好酒来喝。 笔端无事烂题诗:在笔杆上写一些无谓的诗句。 书馀监业三旬课,闲落灯花几局棋:读书之余还监考三十天,闲下来的时候下几盘棋。 不达不穷无碍客:不受拘束没有阻碍的人。 极宜人道是愚痴:《庄子·渔父》中说:“孔子观于吕府,见贱贫者,而问之。吕氏日:‘夫贵者,夜以继日;富者,年累世;贫者,日夜无日也
北行舟中感事时兄新亡西风吹雨湿平沙,红白江边一路花。 启镜有时羞对镜,思家无夜不还家。 池荒草没鸿音断,云白山高望眼赊。 江舸渐移乡渐远,乡书何日到天涯。 注释: 1. 北行舟中感事时兄新亡:在北方的江河上乘坐船只旅行,感慨时逢兄长去世的悲痛。 2. 西风吹雨湿平沙,红白江边一路花:西风和春雨使平沙变得潮湿,沿途可以看到红色的花朵和白色的花朵。 3. 启镜有时羞对镜,思家无夜不还家
种杉 注释: - 儿孙生计薄:儿孙的生活来源很有限。 - 辟地种杉松:开辟土地种植杉树和松树。 - 伐树深劳念:砍伐树木非常辛苦,让人怀念。 - 诛茅亦费工:建造茅屋也花费了劳动。 - 清清怡望眼:清澈的泉水令人心旷神怡,使人的双眼也感到清凉。 - 小小寄吟踪:微小的诗行寄托了我的诗意。 - 直待成梁栋:等到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 - 时方记老翁:当时还让我想起了年迈的诗人。 赏析:
【赏析】 此诗为李评事题写友于斋所作。友于斋是李评事在京师的住所,诗人通过这首诗,对友人的居所进行了描绘。 首联“两体分明一气来,高斋名义古风回”,以“一气”形容“两体”的和谐统一,表现了友于斋的古朴典雅,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友人居所的赞美之情。 颔联“紫荆一树叶长茂,红棣满庭花对开”,以紫荆和红棣的繁茂来形容友人居所的美丽景色,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友人居住环境的欣赏之情。 颈联“埙可吹时篪可奏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及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读懂全诗,把握其主旨大意,然后逐句分析其表现手法和语言特点,最后结合具体内容进行赏析即可。 “茅屋何年占小塘”,诗人以简洁明快的笔墨写自己居处简陋,与世无争。“占”字写出了诗人对这种生活态度的态度,也流露出诗人内心的闲适、恬淡之情。“宋元甲子几星霜”,这里用“宋元甲子”指代诗人的出生年份,“几星霜”意指经历了许多岁月。这两句是说
亡考忌日 心欲成灰眼欲枯,真容无计变头颅。衰怀亦有荣褒望,未识君王出猎无。 注释:心中想要化为灰烬,眼睛也像要枯涸。真容无法改变头颅的面貌。虽然心中充满忧愁和悲伤,但也有受到皇帝褒奖的期望。不知道君王是否还会去打猎。 赏析:此诗为作者在亡父忌日所作。首句直写亡父的哀伤之情,心如死灰,眼如枯木;二、三句则写出对亡父的怀念,以及自己虽有忧愁,但仍然希望得到皇帝的褒奖
挽盛山人 当年卜筑镇关心,绿水青山几访寻。 不有高人符往古,何由胜槩见于今。 图书映带供多趣,松竹周遭已茂林。 却念驿溪云黯淡,芒鞋何处觅登临。 注释: 1. 当年卜筑镇关心:当年我在这里定居,心中充满了对这片土地的关心和牵挂。 2. 不有高人符往古:如果没有高人(指隐居的高人)来继承古人的遗风,那么这里的美好景色就不会出现于今日。 3. 图书映带供多趣:这里的图书丰富,为人们提供了诸多的乐趣。
西施 鬓扫烟云眼醮波,吴王宫里见姮娥。 鸱夷不尽搜求力,仙态沈沈老苎罗。 【注释】 鬓(biàn):古代妇女的一种发型。 烟云:指鬓发,这里代指头发。 醮(jiào)波:醮,通“醮”,一种祭祀仪式,这里指祭祀水神。波,水波。 姮(héng)娥:即嫦娥,传说中月中的仙女。 鸱(chī)夷:即鸱夷子皮,楚相范蠡的字,范蠡辅佐吴王夫差灭掉了越国,后来就改名鸱夷子皮,隐退而经商致富。 搜求力
【诗句解释】 1. 准拟名山复并游:预计在名山再次相会游玩。准拟,预先打算、计划。 2. 朔风无奈日飕飕:北方的寒风吹得让人感到寒冷,但太阳依旧照耀着大地。朔风,指北风。无奈,无可奈何。 3. 金陵已失连枝喜:金陵(今南京)已经失陷,与自己失去了联系,令人欢喜。连枝,形容关系密切。 4. 吴会仍为落叶愁:吴县和会稽仍然是秋天的落叶,令人忧愁。吴会,泛指江南地区。 5. 南指片帆应迅速
【解析】 “刘郎”是诗人自比,指诗人。“海上归”,指作者在元朝做官。“春风红碧自成蹊”,春天的风,把红花绿草吹得飘摇不定,形成美丽的小道。“再入看花会”,意思是说,我这次回来参加聚会,是因为有赏心悦目的花儿可看。“不看夭桃只看葵”,意思是说,我不去看那些娇艳的花,只欣赏那朴实无华的葵花。 【答案】 译文: 三年了,我在海上归来,看到满地红花绿草,随风摇曳,形成美丽的小道。我这次回来参加聚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