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子亲曾授六韬,十年不试怒冲霄。
参戎新沐君王宠,万里宁辞道路遥。
浔水月明烽火熄,苍梧云破瘴烟消。
功成会见封侯日,宣政门前插左貂。
诗句释义及翻译:
“父子亲曾授六韬” - 这句话意味着房参将的父辈曾是军事指挥官。”六韬”是古代中国兵书中的一种,包含了许多战略和战术的智慧。
“十年不试怒冲霄” - 房参将长期等待机会,期望能施展才华但一直没有得到重用(”不试”暗示未被提拔)。他的愤怒如同怒气冲天(”怒冲霄”形象地表达了他内心的不满与愤懑)。
“参戎新沐君王宠” - 当新的军务需要时,房参将得到了君王的赏识和重用,如同刚洗过澡一样焕然一新。”参戎”指的是参与军中事务,”新沐”则是指刚刚沐浴更衣。
“万里宁辞道路遥” - 房参将愿意为了国家和使命远赴边疆,即使面对遥远的路途也不觉得遥远或艰难。”万里”代表极远的距离,”辞道”则意味着离开家乡的道路。
“浔水月明烽火熄” - 这里可能是描绘一个宁静而美丽的夜晚场景,浔水(指江流)在月光下显得格外清澈,而战争的信号——烽火也随着夜幕的降临而熄灭了。
“苍梧云破瘴烟消” - 描述了一片云雾散去的景象,象征着困难或困扰被清除。”苍梧”可能是指某个地名,”云破瘴烟”形容云雾消散,瘴气也随之消失。
“功成会见封侯日” - 最终,房参将的辛勤工作和忠诚得到了回报,他将有机会被封为贵族并拥有自己的领地,如同在宣政门(古代皇宫门前的重要建筑)插上左貂(一种象征地位的装饰物)。这表示他的地位和荣誉将达到顶峰。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房参将的一生经历,展示了从挫折到成功的转折。诗中的“父子亲曾授六韬”和“十年不试怒冲霄”体现了他的雄心壮志和长期的努力;而“参戎新沐君王宠”和“万里宁辞道路遥”反映了他因得到君主赏识而获得的新机遇;“浔水月明烽火熄”和“苍梧云破瘴烟消”则描绘了一幅战争结束后的和平景象;最后,”功成会见封侯日,宣政门前插左貂”预示着他的成功和荣耀。整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画面感,充满了历史的沧桑感和人物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