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覆茅檐罩午阴,扶疏老树旧成林。
迎风翠竹森森玉,映日黄梅个个金。
不速客惟双蝶至,有声诗倩一蝉吟。
凭楼更爱湖山好,几阵秧歌送远音。

【注释】

邓川:地名,今属云南。学署:清代地方官署,掌管一县的学田、贡生等事务。夏日景:指夏季景色。

【赏析】

此诗是诗人在邓川学署夏日游览时有感于物而作。诗人以清丽的笔墨,描绘了一幅幅生动的夏日风景画,抒发了自己对自然的热爱之情和对生活的热爱之感。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含蓄,令人回味无穷。

首联“花覆茅檐罩午阴,扶疏老树旧成林”,开篇即点出夏日的景致。诗人用“花覆茅檐”和“罩午阴”来形容阳光洒在屋檐上的景象,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接着用“扶疏老树”来描述周围环境,暗示着岁月的流转,同时也表现出一种宁静、安详的氛围。

颔联“迎风翠竹森森玉,映日黄梅个个金”,进一步描绘了夏天的景色。诗人用“迎风翠竹”来表现竹子随风摇曳的姿态,用“森森玉”来形容竹子的挺拔、清雅;用“映日黄梅”来比喻黄梅花在阳光下的灿烂色彩,让人联想到春天的美好时光。这两句诗既展现了自然之美,又蕴含了诗人的情感。

颈联“不速客惟双蝶至,有声诗倩一蝉吟”,转而描写诗人在夏日中遇到的趣事。诗人用“不速客惟双蝶至”来表达自己对于意外之客——蝴蝶的到来感到惊喜。而“一蝉吟”则描绘了夏日中蝉鸣的声音,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这两句诗通过细节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喜爱之情。

尾联“凭楼更爱湖山好,几阵秧歌送远音”,诗人站在楼上欣赏远处的湖光山色。他用“更爱”一词表达了自己对美景的喜爱之情,同时也暗示了对故乡的思念。最后一句“几阵秧歌送远音”,则是诗人想象中的乡村景象,通过秧歌的节奏感和悠扬的旋律,传达出对乡村生活的向往和怀念之情。

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含蓄,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生活以及故乡的深深喜爱之情。同时,诗中也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审美情趣,值得细细品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