澜沧不向海东流,雪岭高寒据上游。
山水有名非福地,风波无限是瀛州。
云深便拟羲皇代,树老浑忘汉魏秋。
莫道居夷嫌陋俗,此中丘壑有潜虬。

澜沧不向海东流,雪岭高寒据上游。

山水有名非福地,风波无限是瀛州。

云深便拟羲皇代,树老浑忘汉魏秋。

莫道居夷嫌陋俗,此中丘壑有潜虬。

注释:

  • 澜沧:指澜沧江,即今天的金沙江,发源于青藏高原,流向东南,入海于南海北部。
  • 雪岭:指喜马拉雅山脉,位于中国和印度的边界上。
  • 羲皇:传说中的上古帝王伏羲氏,他创造了八卦,是古代文明的象征。
  • 汉魏:指的是中国的汉朝和魏朝,这两个朝代都是中国历史上的盛世。
  • 居夷:居住在边远地区。
  • 陋俗:指粗鄙、不讲究的习俗。
  • 潜虬:比喻隐居山林的人,虬是龙的一种,此处比喻隐士。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对边远地区的观察和感受。首先,“澜沧不向海东流,雪岭高寒据上游。”表达了澜沧江虽然不向大海东流,但其源头位于高寒之地,象征着坚韧和不屈的精神。接着,“山水有名非福地,风波无限是瀛州。”意味着山水虽然有其名声,但实际上并不适合居住,而那些风波无际的地方才是真正的福地。这里的“瀛州”可能是指一个虚构的地方,或者是对某个理想境界的描述。

“云深便拟羲皇代,树老浑忘汉魏秋。”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景观的欣赏和向往,希望像传说中的上古帝王伏羲一样创造八卦,以及希望像汉朝和魏朝那样的时代能够到来。这里的“羲皇代”和“汉魏秋”都是对过去盛世的描述。

“莫道居夷嫌陋俗,此中丘壑有潜虬。”表达了作者对于隐居生活的赞美,认为在边远地区生活并不意味着粗鄙和不讲究,反而有其独特之处,如同隐居山林中的潜虬一样。这里的“潜虬”也是对隐士的隐喻。

这首诗通过对边远地区的描绘和对自然景观的欣赏,表达了诗人对于坚韧不屈精神的追求和对于隐居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古代文明和盛世的怀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