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围碧玉似环城,天作穹庐四壁撑。
晓日拨云添远岫,幽溪入夜带秋声。
寒封白马霜前雪,瘴落沧江雨后晴。
此地宾鸿飞不到,吟蛩唧唧寄孤鸣。
注释:
初至阿墩子三首:第一首,第二首和第三首。
山围碧玉似环城,天作穹庐四壁撑。晓日拨云添远岫,幽溪入夜带秋声。寒封白马霜前雪,瘴落沧江雨后晴。此地宾鸿飞不到,吟蛩唧唧寄孤鸣。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阿墩子风光的诗。全诗共三首,每首都描绘了不同的自然景色,生动地展现了阿墩子的美丽风光。
第一首:描述了阿墩子周围的山被绿树环绕的景象,仿佛是一个美丽的环城,而天空则像一个巨大的穹庐支撑着整个山脉。清晨的阳光穿透云层,使得远处的山峰更加清晰,幽静的小溪在夜晚也带着秋天的声音流淌。这一句描绘了阿墩子的早晨和夜晚的美景,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
第二首:描绘了阿墩子的冬天景色。在寒冷的季节里,一匹白色的马被霜雪覆盖,显得孤独而凄凉。而瘴气消散后,又迎来了一场雨,使得江水恢复了往日的生机与活力。这一句通过对比,展现了阿墩子冬夏两季的不同景象,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变化的感叹和感慨。
第三首:描述了阿墩子附近鸟类的迁徙情况。这里没有鸿雁可以飞翔,只有蟋蟀在夜晚发出鸣叫,似乎在诉说着它们内心的孤寂和无奈。这一句通过描绘阿墩子的鸟类生活,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中生命的关注和同情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阿墩子周边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一个美丽而又充满生机的地方。通过对四季变化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大自然深深的热爱和敬畏之情。同时也借景抒情,通过描绘动植物的生活状态,表达了诗人对生命和自然的感慨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