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战余生脱锦鞯,丰棱瘦骨画难传。
霜啼夜识边城路,苑草春嘶塞漠烟。
每向秋风惊鼓角,曾经落日挽幽燕。
幸逢矍铄将军健,肯使悲鸣枥下拴。
这首诗描绘了老马在战场上的英勇,以及它对将军忠诚的赞美。
首句“百战余生脱锦鞯”,描绘了老马在战争中的英勇,它经历了无数的战斗,却依然能够从战场中安全归来,摆脱了华丽的鞍具。这里的“锦鞯”象征着它的荣誉和地位,而“百战余生”则表示它经历了无数的战斗,但依然能够安然无恙。
“丰棱瘦骨画难传”进一步描绘了老马的形象,它的体貌虽然已经消瘦,但依然保持着一种威严和力量。这里的“丰棱瘦骨”形容了它的体貌特征,而“画难传”意味着这种形象难以通过绘画来表现。
第三句“霜啼夜识边城路”,描述了老马在夜晚听到霜冻的声音时,能够准确地识别出边城的路径。这里的“霜啼”指的是寒霜的声音,而“夜识”则表示它能够准确地识别出方向。这两句展现了老马敏锐的感知能力和对环境的深刻理解。
第四句“苑草春嘶塞漠烟”,描绘了春天里老马在草地上嘶鸣的情景,而远处则是塞漠上的烟雾。这里的“苑草”指的是郊外的草地,而“春嘶”则表示它在春天里嘶鸣。塞漠烟则描绘了大漠的景象。这两句展现了老马在春天里的生机勃勃和对自然的敏感。
第五句“每向秋风惊鼓角”表达了老马对战争的恐惧和担忧。秋风中的鼓角声让它感到害怕,它曾经经历过战争的残酷和痛苦。这两句展现了老马对战争的深刻理解和恐惧。
最后一句“曾经落日挽幽燕”表达了老马曾经经历过夕阳下的场景。它曾经在落日的光辉中与燕子一同飞翔,那是一幅美丽的画面。这两句描绘了老马在夕阳下的美丽景象,同时也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和留恋。
“幸逢矍铄将军健,肯使悲鸣枥下拴”。这是整首诗的结尾,它表达了诗人对老马的感激之情。他庆幸自己能够遇到这样一个健康、强壮的将军,而不是像那些被拴在马厩里的马匹一样,只能在角落里哀鸣。这两句表达了对老马的赞美和对将军的感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