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室从容赴义难,九原相对也团圞。
同归一炬心原赤,独有千秋骨未寒。
曾击豪奸弹白简,敢轻末秩托黄冠。
书生动喜谈忠孝,青史几人大节完。

戚中书墓

举室从容赴义难,九原相对也团圞。

同归一炬心原赤,独有千秋骨未寒。

曾击豪奸弹白简,敢轻末秩托黄冠。

书生动喜谈忠孝,青史几人大节完。

注释:

  1. 举室从容赴义难:全家人都镇定地前往义难之地。
  2. 九原相对也团圞:指死后在九泉之下与家人团聚。
  3. 同归一炬心原赤:虽然一起化为灰烬,但内心依然保持赤子之心。
  4. 独有千秋骨未寒:只有他的骨骼仍然保持着千年不衰的坚韧。
  5. 曾击豪奸弹白简:曾经勇敢地打击过豪强奸佞,用手中的白简(竹简)进行弹劾。
  6. 敢轻末秩托黄冠:敢于轻视微末的官位,愿意接受道教的黄冠。
  7. 书生动喜谈忠孝:书籍中的人物都喜欢谈论忠诚和孝顺。
  8. 青史几人大节完:历史上有多少人能像他一样坚守大节,成为后人传颂的英雄。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史诗,通过歌颂一个历史人物的忠诚和大节来表达诗人对历史的敬仰和对未来的期望。全诗以“戚中书墓”为题,表达了对这位历史人物的怀念之情。
    诗的第一句“举室从容赴义难,九原相对也团圞。”描述了这位历史人物全家人都镇定地前往义难之地,面对生死时仍能保持平静的心态。这里,“举室”指的是整个家庭,“从容”表示态度镇定,“赴义难”则是指前往难以避免的危险之地,“九原”代指死后的世界,“相对”表示团聚的情景,“也团圞”则形容他们在九泉之下团聚的和谐景象。这两句诗通过对这位历史人物及其家庭的描绘,展现了他们面对困境时的坚定信念和高尚品质。
    诗的第二句“同归一炬心原赤,独有千秋骨未寒。”则进一步描绘了这位历史人物的精神风貌。虽然他们一起化为灰烬,但他们的内心却保持着赤子之心。这里的“同归一炬”象征着共同的命运和归宿,而“心原赤”则表示他们的心地纯洁无暇,不受外界影响。最后一句“独有千秋骨未寒”则表达了这位历史人物虽已逝去多年,但他们的精神品质仍能激励后人,成为千古流传的榜样。这两句诗通过对比的方式,强调了这位历史人物的伟大之处。
    诗的第三、四句“曾击豪奸弹白简,敢轻末秩托黄冠。”则展示了这位历史人物勇于担当、敢于直言的品质。他曾勇敢地打击过豪强奸佞,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去揭露社会的黑暗面,并用手中的白简进行弹劾。这里的“击豪奸”和“弹白简”都暗示了他不畏强权、敢于斗争的精神。而他敢于放弃微末的官位,选择接受道教的黄冠,则表现出他淡泊名利、追求精神自由的态度。这两句诗通过描绘这位历史人物的形象特点,展现了他独特的人格魅力。
    诗的第五、六句“书生动喜谈忠孝,青史几人大节完。”则表达了人们对这位历史人物的崇敬之情。书籍中的人物都喜欢谈论忠诚和孝顺,而这位历史人物正是这样的典范。他的故事被记载在《青史》一书中,成为了后人传颂的英雄。这里的“大节完”表示他的事迹已经完整地被记载下来,成为千古流传的经典。这两句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赞美和对《青史》一书的描述,表达了人们对这位历史人物的崇高敬意。
    这首诗通过赞美一位历史人物的忠诚、勇敢和大节,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敬畏和对未来的期望。同时,它也揭示了历史人物的伟大品质对于后人的影响和启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