吁嗟我生遇不淑,结茅作舍露中宿,年年种田食无粥。
腰镰入陇叶初黄,可怜不待禾子熟。官家百事无时休,县门霹雳震不足。
西风匝地繁霜下,亩税力役相委属。君不见贫人在官不顾私,黄犊饿死那得知。
【注释】
吁嗟:叹息。不淑:不善,恶劣。结茅作舍露中宿:在户外的茅屋中过夜。年年种田食无粥:每年辛勤耕种而收获无几。腰镰:用镰刀割禾。陇:田埂。官家:官府。百事:各种事情。县门:县城。霹雳:雷声。匝地:遍布地面。亩税:每亩征收的赋税。力役:劳役。委:托付。黄犊:耕牛。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在乾元二年(759)秋天写的,当时他居住在华州华阴县西的潼关以东的蒲城、同州(今大荔)之间,过着贫困的生活。
前四句是写农民的艰苦生活。开头两句写农民在恶劣的气候中,不得不露宿在外,辛苦劳作。接着三句写农民辛苦一年,收获不多。最后两句写官府的苛捐杂税,让农民负担更加沉重。
五、六句是写农民被官府征调去服劳役。“腰镰”二句说,农民拿起镰刀,到田里去收割庄稼;“可怜”二句说,可惜还没有等到庄稼成熟,就被官府派去做劳役了。
“西风”以下四句是写百姓的悲惨生活,也是诗人同情百姓疾苦的表现。“西风”二句说,秋风吹起,霜冻铺地,老百姓的赋税更重了。“税力役相委属”,意思是百姓要承担沉重的租税和劳役。这四句诗反映了当时人民的苦难生活,表达了诗人对他们的深切同情。
全诗通过叙述自己流离失所、穷困潦倒的遭遇,抒发了人民的痛苦和不满,揭露了封建统治者残酷剥削压迫劳动人民的现实,表现了诗人对人民的深厚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