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梁山势何岧峣,林烟漠漠风萧颾。典午祠堂一百丈,此山对峙相争高。
客言禹庙登临好,空蒙万里无尘嚣。桑柘刺眼槐花落,来穿萝径同游遨。
龙门直下五十里,秦山晋树相周遭,云气苍茫看不见,青天一豁奔惊涛。
七月暑退蝉鸣号,雨脚欲下风雷交。鲸鱼逞怒呼其曹,两河左右纷动摇。
呜呼战伐经几载,木罂渡口横弓刀。昔自楚归岁在卯,夜携八口趋中条。
间道汾阴止河浒,欲披葭菼寻渔舠。隔岸人家闻吠犬,望庐不到心徒劳。
一从朝那来效顺,甲兵如雪都潜销。吾党高卧饱闲散,不妨老作韩山樵。
西来凉气入乌帽,只应饮酒持霜螯。向夕客散不须约,通林明日还连镳。

登东少梁山禹庙眺黄河歌呈同游诸公

少梁山势何岧峣,林烟漠漠风萧颾。典午祠堂一百丈,此山对峙相争高。

客人说:禹庙登上去好,空蒙万里无尘嚣。桑柘刺眼槐花落,来穿萝径同游遨。

龙门直下五十里,秦山晋树相周遭,云气苍茫看不见,青天一豁奔惊涛。

七月暑退蝉鸣号,雨脚欲下风雷交。鲸鱼逞怒呼其曹,两河左右纷动摇。

呜呼战伐经几载,木罂渡口横弓刀。昔自楚归岁在卯,夜携八口趋中条。

间道汾阴止河浒,欲披葭菼寻渔舠。隔岸人家闻吠犬,望庐不到心徒劳。

一从朝那来效顺,甲兵如雪都潜销。吾党高卧饱闲散,不妨老作韩山樵。

西来凉气入乌帽,只应饮酒持霜螯。向夕客散不须约,通林明日还连镳。

赏析:这首诗是杜甫晚年所作,写于大历三年(768)夏初,时年五十五岁,诗人在洛阳与朋友相聚,并游览了洛阳附近的名胜古迹,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五言律诗。

全诗以“登”字为题,首联点明题旨,颔联描写了少梁山的险固和景色,颈联写观景之乐,尾联抒发了对友人离别的感慨。

首联“少梁山势何岧峣”一句用“何”字反问,写出了少梁山地势的高峻险要,“林烟漠漠风萧颾”两句写山林烟雾蒙蒙,风吹得树木飒飒作响,生动地描绘出山势的险峻以及山林的幽深、静寂之美。

颔联“客言禹庙登临好,空蒙万里无尘嚣”两句写诗人登高所见之景。诗人登上山顶,眺望黄河,只见黄河浩荡千里,一片空蒙,万里无尘埃,没有一丝杂音和喧嚣,这两句既写出了黄河的壮观,也写出了山巅的空旷宁静。

颈联“桑柘刺眼槐花落,来穿萝径同游遨”两句写游人络绎不绝,游客们在山脚下的树林间穿梭行走,欣赏着风景,欣赏着美景,享受着大自然的恩赐。

尾联“一从朝那来效顺,甲兵如雪都潜销。吾党高卧饱闲散,不妨老作韩山樵”两句写诗人对过去生活的怀念。诗人回忆往昔,曾在朝那县效力,那时甲兵如雪,如今已销声匿迹,自己则过上了悠闲自在的生活,可以像韩愈一样,过着隐居的生活。

最后两句“西来凉气入乌帽,只应饮酒持霜螯”写诗人感叹时光流逝,人生易老,只能借酒消愁。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离别的不舍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