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镫画舫醉蛾眉,落魄江南笛一枝。
绝似当年柳三变,晓风残月酒醒时。
【注释】
清镫:指灯光。画舫:彩绘的船,供人乘坐游览。蛾眉:美人的眉毛,这里借指美女。落魄:穷困失意。三变:唐时教坊有“九宫大遍”等乐章,每曲用一名为“三调”,柳永词多用此调名,故称其词为“柳三变”。晓风残月:清晨的微风和傍晚残留的月亮。酒醒时:醒来之后。
【赏析】
《清平乐·冬夜读吴门沈润生二白词》是南宋诗人张孝祥创作的一首词。上片写冬夜在画舫上与朋友饮酒作乐,醉后听友人唱《阳关》之歌;下片则写自己对友人的怀念,以及友人对自己处境的感受。全词以写景为主,抒发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这首词是张孝祥晚年流寓吴门(今江苏苏州)时所作。当时他年老体衰,而好友已去世,因此触景生情,写下这首词。
首句“清镫画舫醉蛾眉”,点明了时间、地点、人物和环境,为全词定下了基调。这里的“画舫”指的是彩绘的船,供人乘坐游览;“醉蛾眉”则是指喝醉了酒后的丑态。这一句描绘了一个人在夜晚乘坐着彩绘的船,喝醉了后,露出了丑陋的面容。
“落魄江南笛一枝”,进一步渲染了这种落魄、失意的氛围。这里提到的“江南”,既是地理位置上的江南,也是文化意义上的江南。江南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墨客向往的地方,他们在这里留下了无数优美的诗篇和词章。然而,在这首诗中,作者却将江南描绘成一个颓废、失意的场所。这里的“笛一枝”则是指吹奏的一支笛子,它象征着作者内心的孤独和寂寞。
“绝似当年柳三变,晓风残月酒醒时”,则是对上一句的进一步发挥。这句中的“柳三变”指的是柳永,他是当时非常有名的词人。这里的“晓风残月”和“酒醒时”则分别描绘了清晨的风和傍晚的月,它们共同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而在这个画面中,作者却看到了自己的身影和心绪,这使他想起了当年柳永的词,也想到了自己的身世遭遇。
整首词通过描绘冬夜在画舫上与朋友饮酒作乐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昔日同僚和朋友的怀念之情。同时,也抒发了对自身命运的感慨和无奈。虽然身处困境,但仍然保持着乐观的态度和豪放的个性。这种精神值得人们学习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