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以敏
释义:珠帘傍晚时卷起,西山的雨落下。回望阁道,上苑里盛开着花朵。 注释:珠帘(zhūlán):用珍珠串成的帘子。暮(mù):傍晚。卷:收起。西山:指北京西郊的香山,山上多树木和花草,是皇家园林之一。雨:指春雨。阁道:楼阁之间的通道,也泛指长廊。回看:回头看。上苑:指皇帝的园林,这里借指皇宫。 赏析:这首诗描写了一幅美丽的晚景,通过“珠帘暮卷西山雨”和“阁道回看上苑花”两句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嘉祐的《游皋兰山》。以下是对其内容的逐句释义及赏析: 1. 东岩悬流若铿玉,西岩喷瀑如鸣筑 - “东岩”和“西岩”指的是山的两个方向。 - “悬流”形容瀑布从高处垂落的样子。 - “铿玉”形容水声清脆如同玉石撞击。 - “鸣筑”比喻瀑布的声音犹如击筑(古代乐器)一般。 2. 两岩路断青扉开,古柏阴森扑眉绿 - “两岩”指两座山峰。 - “路断”意味着山路被树木覆盖,难以通行
诗句释义: 1. 芬佩搴兰,铢衣散锦,到眼墨云交绚。飘灯珠箔,伫月晶帘,销得燕愁莺惋。不信人天感多,捣麝犹香,拗莲难断。恁风流也称,玉台新序,衍波传遍。 注释: 芬佩:指女子的发饰或头饰。搴兰:采摘兰花。铢衣:古代妇女的细布衣服。散锦:形容华丽。到眼:眼前所见。墨云:黑色云彩。交绚:交织纷乱。飘灯珠箔:飘动的灯光与珍珠般的帘子。伫月晶帘:伫立在明亮的月光下。销得:消除了。燕愁莺惋:比喻忧愁。不信
【注释】 ①佛峪龙洞:在今河南济源市境内,因形如龙而得名。石励斋:即石玉林,明末清初人。张采南:字采南,山东济南人。孝廉:明清两代科举制度称秀才为孝廉。 ②夜梦不知所:夜晚梦见自己不知道去向。 ③搴(qiān):提起,拉取。云梯:指攀援的云梯。 ④乱峰偃蛟鼍(tuó):山间山峰起伏,仿佛蛟和鼍(传说中水里的动物)蜷曲着身子。 ⑤虹霓:彩虹。 ⑥浩浩长风号:大风呼呼作响。 ⑦双塔:指两座山峰上的塔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古诗,作者用生动的笔触描绘了六盘山的自然景观和人文历史。 第一句“积雪瞻太华”,描述了六盘山上的积雪景象,仿佛可以遥望到华山的壮丽景色。 第二句“油云揽东岱”,描绘了六盘山上的油云,如同把泰山揽在怀中。 第三句“今过六盘山,益信天狡狯”,表达了作者对六盘山的深刻认识,认为它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接着四句“高高陇坂云,横分雍梁界。一支走北地,群山互鳌戴”
【译文】 石梁被天风吹拂着,岩壁金碧辉煌,岩石的腹中万花两空。 山僧出迎客人,野味杂以溪边蔬蔌。 散发面对屏风,敞开衣襟到童仆。 一只蝉在窗外鸣叫,引我寻访灵泉。 香乳洗濯云石,幽静的风声荡起琴筑。 草木气息真好,照水一样芬芳馥郁。 闲来拿起酒巾浣洗,静观游子逐光而逝。 何处烟寺钟声悠扬,月挂疏木清凉如玉。 【注释】 1. 游佛峪龙洞:游佛峪是一处风景区,龙洞是其中的一景。 2.
【注释】 惊飙荡颓云,行人何时休:风卷残云,吹散了飘摇的乌云。 别君未经旬,嘉会成千秋:离别的朋友还没有过十天,相聚的日子却要度过千秋万代。 当时两年少,意气轻王侯:那时我年轻气盛,轻视王侯之位。 小蹶不知惜,宁畏风尘游:年少时跌倒不心疼,怕的是风尘仆仆地远行。 及兹三载逢,射策终未收:到了现在三年时间过去了,科举考试的资格尚未被收回。 君羁长安踪,我返琅邪辀:您在长安滞留着,我在琅琊郡回来。
【注释】 1. 登岱绝顶放歌:登上泰山的最高峰,放声高歌。 2. 乱山北走如游龙:乱石嶙峋的群山在北边蜿蜒曲折地伸展开来,宛如一条游动的巨龙。 3. 岱宗屹立东溟东:泰山像一位威武庄严的巨人屹立在东方。 4. 胚胎元气孕万有:泰山孕育着万物的原始元气,使万物得以生长。 5. 独踞震位鞭群雄:泰山独自占据了震位,象征着它的力量和威严足以震慑群雄。 6. 我来二月雨新霁:我来到这二月的雨后初晴之时。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掠面清风酒在亡,春云晓梦两茫茫。 注释:“掠面清风”可能是指微风拂面的感觉,而“酒在亡”可能表示饮酒后身体感觉轻飘如在梦中。这里的“酒在亡”可能是对饮酒后感到的虚幻或迷离状态的描述,暗示着诗人饮酒后的恍惚感。 赏析:这句诗通过描绘微风拂面的情境和醉酒时的迷茫状态,传达了诗人在特定情境下的心理状态。它展现了诗人在特定环境下的感官体验,以及由此引起的内心感受。 2.
【注释】 清镫:指灯光。画舫:彩绘的船,供人乘坐游览。蛾眉:美人的眉毛,这里借指美女。落魄:穷困失意。三变:唐时教坊有“九宫大遍”等乐章,每曲用一名为“三调”,柳永词多用此调名,故称其词为“柳三变”。晓风残月:清晨的微风和傍晚残留的月亮。酒醒时:醒来之后。 【赏析】 《清平乐·冬夜读吴门沈润生二白词》是南宋诗人张孝祥创作的一首词。上片写冬夜在画舫上与朋友饮酒作乐,醉后听友人唱《阳关》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