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岩悬流若铿玉,西岩喷瀑如鸣筑。
两岩路断青扉开,古柏阴森扑眉绿。
摄衣拾级趋琳宫,飞阁连云满岩腹。
能仁高卧何处寻,空山落叶无古今。
香烟欲烬栖鸟散,长河如带悬疏林。
惊飙荡空白日晚,坐觉尘嚣去人远。
兴来瀹茗掬清泉,更逐归云度层巘。
清晖阁里金尊开,秋色极天边马哀。
接倒著径归去,忆尔征西骠骑才。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嘉祐的《游皋兰山》。以下是对其内容的逐句释义及赏析:
- 东岩悬流若铿玉,西岩喷瀑如鸣筑
- “东岩”和“西岩”指的是山的两个方向。
- “悬流”形容瀑布从高处垂落的样子。
- “铿玉”形容水声清脆如同玉石撞击。
- “鸣筑”比喻瀑布的声音犹如击筑(古代乐器)一般。
- 两岩路断青扉开,古柏阴森扑眉绿
- “两岩”指两座山峰。
- “路断”意味着山路被树木覆盖,难以通行。
- “青扉”指绿色的门扉,可能指古老的庙宇或建筑的门。
- “古柏”指的是生长多年的松树或柏树。
- “阴森扑眉绿”形容树木茂盛,遮天蔽日,仿佛能触及到绿色,给人以阴森的感觉。
- 摄衣拾级趋琳宫,飞阁连云满岩腹
- “摄衣”指整理衣服准备前行。
- “拾级”意为一步步向上走。
- “琳宫”指华丽的宫殿或庙宇。
- “飞阁”形容楼阁高耸入云。
- “连云”指楼阁连接云层。
- “满岩腹”指整个山体都是如此。
- 能仁高卧何处寻,空山落叶无古今
- “能仁”指佛教中的菩萨,这里可能是指某位隐逸的高僧。
- “高卧”指隐居生活。
- “何处寻”表示在寻找这位能仁高僧的踪迹。
- “空山落叶无古今”表达了一种超脱时间流转的意境,落叶代表着自然的变化,而空山则强调了与世隔绝的状态。
- 香烟欲烬栖鸟散,长河如带悬疏林
- “香烟”指寺庙中的香烟缭绕。
- “烬”即火灭。
- “栖鸟”指栖息在树上的小鸟。
- “长河”指宽阔的河流。
- “如带”形容河流蜿蜒像一条带子。
- “悬”字在这里形容树枝上悬挂着的树叶。
- 惊飙荡空白日晚,坐觉尘嚣去人远
- “惊飙”指猛烈的风。
- “荡白”形容风势很大,天色显得格外明亮。
- “坐觉”表示突然意识到或感受到。
- “尘嚣”指世俗的纷扰和喧嚣。
- “去人远”意味着这些纷扰离自己越来越远,感到心旷神怡。
- 兴来瀹茗掬清泉,更逐归云度层巘
- “瀹茗”意为泡茶。
- “清泉”指清澈的泉水。
- “掬”即用手捧起。
- “归云”指飘渺如云的事物,如云雾等。
- “度层巘”形容继续向更高的地方攀登。
- 清晖阁里金尊开,秋色极天边马哀
- “清晖阁”指清凉明亮的建筑物。
- “金尊”指珍贵的酒杯。
- “开”即打开。
- “秋色”指秋天的景色。
- “极天边马哀”形容马儿在秋天的景色中显得更加悲凉、哀愁。
- 接倒著径归去,忆尔征西骠骑才
- “接”可能是对某个动作的描述,具体含义需结合上下文理解。
- “倒著”指倒着走。
- “径归去”意为直接回家。
- “忆尔”表示思念你。
- “征西骠骑”可能指的是历史上著名的将领或英雄人物,这里的“尔”指代他。
- “才”可能是指才能或者风采。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游览皋兰山时所见的自然美景和内心感受。通过对山峦、水流、古树、云雾、飞阁等景象的描写,以及内心的感慨和向往,展现了一幅宁静致远、超然物外的山水画卷。同时,诗中也流露出对历史人物的追忆和敬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