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平负奇气,结交遍邯郸。
邯郸多年少,相邀重一言。
探丸入公府,拔剑洒重冤。
一怒震都市,片语折郦樊。
昨日羽书至,烽火照边垣。
慷慨愿从军,挟矢到辕门。
奋身作前驱,所至皆摧残。
敌人望旗帜,各各心胆寒。
大小三百战,肌肉无寸瘢。
旧疆皆已复,露布入长安。
天子赐颜色,列土为屏藩。
再拜不肯受,大笑归丘园。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少年侠士的英勇事迹,他曾经在邯郸结客行侠仗义、拔剑救国。诗中充满了豪气和壮志,展现了一位少年英雄不畏强权、敢于为正义而战的精神风貌。

“结客少年场行”这句诗表明了诗人的身份——一个年轻的侠士。他生活在一个充满江湖气息的时代,经常出没于市井之中,结交了不少朋友,成为了一名著名的侠客。

“生平负奇气,结交遍邯郸。邯郸多年少,相邀重一言。”这句诗描述了诗人的侠义行为和他对友情的重视。在邯郸这个繁华的地方,他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度过了许多难忘的时光。然而,岁月流转,他已经年过半百,但仍然保持着年轻时的热情和豪气,常常和朋友相聚,重温过去的友谊和情谊。

“探丸入公府,拔剑洒重冤。”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勇敢地挺身而出,为了正义而奋斗的场景。他不畏强权,毅然决然地进入官府,试图为那些无辜被陷害的人伸张正义。他拔出剑来,向那些陷害他人的人挥洒着愤怒与不满。

“一怒震都市,片语折郦樊。”这句诗表达了诗人的英勇行为震撼了整个城市,他的言语更是让敌人闻风丧胆。他的勇敢和果断赢得了人们的敬佩和尊敬,成为了人们心中的英雄。

“昨日羽书至,烽火照边垣。”这句诗揭示了战争的背景。诗人接到了远方传来的消息,战争已经爆发,烽火已经照亮了边疆的土地。这意味着他将不得不面对残酷的战斗,为了保卫家园和人民而奋斗。

“慷慨愿从军,挟矢到辕门。”这句诗表现了诗人坚定的决心和勇气。他毫不犹豫地加入了军队,带着弓箭走向了战场。他深知自己肩负着重任,决心为国家和人民的安宁而战。

紧接着,“奋身作前驱,所至皆摧残。”这句诗展示了诗人在战场上的英勇表现。他奋勇争先,带领着战友们冲锋陷阵,所到之处都遭到了敌人的打击和摧毁。他的英勇表现赢得了士兵们的敬佩和敬仰,成为了他们心中的楷模。

“敌人望旗帜,各各心胆寒。”这句诗反映了诗人的影响力和威慑力。当敌人看到他那飘扬的旗帜时,他们纷纷心生恐惧和敬畏。他的勇气和力量让敌人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恐慌。

“大小三百战,肌肉无寸瘢。”这句诗展现了诗人在战斗中的顽强精神和毅力。他历经大小数百场战斗,身体伤痕累累却依然坚毅不屈。他的坚韧品质和毅力让他成为了战场上的不败之师。

“旧疆皆已复,露布入长安。天子赐颜色,列土为屏藩。”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取得胜利的喜悦和荣耀。他成功收复了失去的土地,并将捷报带回了长安城。皇帝对他的功绩表示赞赏和嘉奖,封赏给他土地作为屏障,保护了他的国家和人民。

最后一句“再拜不肯受,大笑归丘园。”则描绘了诗人对功名利禄看淡的心态。尽管获得了皇帝的赏赐和荣耀,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沾沾自喜或贪图名利。相反,他依然保持着一颗谦逊的心,愿意放弃这一切而回到田园生活中去享受那份宁静与快乐。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画面展现了一位少年侠士的英勇事迹和豪迈情怀。诗人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向世人展示了一种积极向上、勇于担当的精神风貌。同时,这首诗也传达了一种对于和平与正义的渴望和追求,让人们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并为之努力奋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