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郭人烟少,春晴四望通。
城垣芳草外,祠屋菜花中。
归燕巢官树,妖狸穴佛宫。
溪濠多白骨,洒泪向东风。
乱后经县门
背郭人烟少,春晴四望通。
城垣芳草外,祠屋菜花中。
归燕巢官树,妖狸穴佛宫。
溪濠多白骨,洒泪向东风。
注释:
- 乱后经县门:经过乱后的县城门。
- 背郭人烟少:背对着城墙,人烟稀少。
- 春晴四望通:春天晴朗的时候,视野开阔。
- 城垣芳草外:城墙外的草地。
- 祠屋菜花中:祠堂里的菜花中。
- 归燕巢官树:归来的燕子在官府的树上筑巢。
- 妖狸穴佛宫:狡猾的狐狸挖洞藏在佛宫中。
- 溪濠多白骨,洒泪向东风:溪水和濠沟里满是白骨,我向着东风流泪。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乱后经过一座县城的情景。首句“乱后经县门”点明了时间背景是战乱之后;第二句“背郭人烟少”表达了战后县城周边人烟稀少的景象;第三、四句通过描绘城外的芳草和城内祠屋中的菜花,营造了一种宁静而美丽的画面。
接下来的句子转向了战争的影响,第五、六句“归燕巢官树,妖狸穴佛宫”描述了战火对人们生活的影响,燕子回到官府的树上筑巢,狐狸则挖洞藏身于佛宫之中,反映了战争给人民生活带来的混乱与破坏。
最后两句“溪濠多白骨,洒泪向东风”则是表达了作者对战争带来的悲惨后果的哀伤之情。溪边濠沟里满是白骨,这不禁让人联想到战争中的死亡和毁灭,作者面对此景不禁流泪。
整首诗通过对乱后县城的描绘,深刻地表现了战争对人们生活的破坏以及战后的荒凉景象。同时,通过对细节的刻画,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对和平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