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盐井,千尺深。利锥钻石石迸火,邪许相呼千杵音。
石尽火鸣油喷起,不息雨中然水底。一镫引作百十镫,筒盛脬封走千里。
篾篓万个来江边,暑天雪花堆满船。那畏烟薰草木死,更愁卤下伤民田。
只有盐商好意气,十年往往为高官。夜半地祗乘龟升紫府,遍体疮瘢与天语。
海眼凿穿地肺裂,血液烧枯阳外吐。井星摇摇井络坼,鳌脊蜂窠孔难数。
直恐深漏地下天,唤起娲皇不能补。帝闻颔首意无奈,第敕鹾家峻盐课,盐课重时穿井懦。
井水日退课日增,灶户十家九家破!
【注释】
穿:凿。盐井:古代用钻凿技术在地下打成的取盐的洞穴。利锥:锐利的铁锥。钻石石迸火:把石头敲碎,迸出火星。邪许:即“薛许”,地名,今属四川。相呼千杵音:形容敲打声连绵不断。一镫(dèng):灯芯。引作百十镫:指灯油被吸去。筒盛脬(pāo)封:指用竹筒和布包裹着的盐袋。走千里:形容盐的运输量很大。篾篓万(liǎn zhuō wàn):形容竹编的筐子很多。来江边:运到海边。暑天雪花堆满船:形容海上天气很热,雪却积满了船。那畏烟薰草木死:因为盐雾熏坏草木。更愁卤下伤民田:担心海水浸淹了农田。只有盐商好意气,十年往往为高官:只有那些经商的盐商有豪情壮志。夜半地祗乘龟升紫府,遍体疮瘢与天语:半夜里,大地神祇骑着一只乌龟升入天庭,身上布满了伤痕,好像在跟天对话。海眼:海底的洞。凿穿:挖空。地肺裂:地面裂缝。血液烧枯阳外吐:地面上冒出的泉水变成了血水,烧干了。井星摇摇井络坼(chè):地下水脉动荡不安。鳌脊蜂窠孔难数:像鱼鳞一样的山脊,像蜂窝一样的孔洞,难以计算有多少。直恐深漏地下天:唯恐地下漏失的水太多了。唤起娲皇不能补:即使有女娲补天的神力,也无能为力了。帝闻颔首意无奈:皇帝听到后点头表示无可奈何。第敕(chì)鹾(cuò)家峻(jùn)盐课:最后下令让盐商们严格管理盐税。课重时穿井懦(nuò):盐税太重的时候盐商们就不愿意去打井了。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从一位盐商的角度写自己对盐业生产的看法和感受。诗中通过描绘盐井打制、运输等过程,生动地表现了盐业生产的艰辛,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矛盾,揭示了封建统治阶级对劳动人民的残酷剥削。
全诗以记叙的口吻叙述了盐井打制的经过和劳动人民艰苦的生活环境,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对社会现实的不满。诗人运用夸张的手法,将盐井打制的过程描绘得十分惊险和神奇,使人感到一种神秘莫测的氛围。同时,通过对盐井打制过程的描写,也表达了作者对封建统治阶级残酷剥削劳动者的强烈谴责。
这首诗的语言简练明快,富有音乐感。诗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夸张手法,使诗歌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例如:“石尽火鸣油喷起”、“一镫引作百十镫”、“直恐深漏地下天”等句子,都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盐井打制过程中的情景形象地展现出来。同时,诗歌中的一些词语如“利锥”、“邪许”、“一镫”、“筒盛脬封”、“蜃脊蜂窠”等,也都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使诗歌具有很强的地域色彩。
这首诗还体现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和对封建统治阶级的强烈控诉。诗人通过描绘盐井打制的艰苦过程,表达了对劳动者的敬意和关心;通过对盐税沉重、劳动条件恶劣的描述,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对劳动者的残酷剥削和压迫。因此,这首诗不仅是一首描绘盐井打制过程的文学作品,更是一首反映社会矛盾的讽刺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