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东飞将东西邻,千乘万骑屯江滨。
市虽不惊野不变,怎奈兵荒终困民。
自春徂夏人蜷伏,不时闻炮胆战频。
眷焉南郭开复社,敌人星散同逋臣。
正苦胸中多结轖,凭谁一扫万斛尘。
惠然客来非不速,邀我怡园情倍真。
座中屈指人凡六,曹王许祝及唐陈。
古稀以上居其半,艾壮而外亦二人。
合之整数无奇零,适得三百有六旬。
多一人焉固不可,少一人焉亦不伦。
自是天然玉合子,或如乞巧图相因。
若以有馀补不足,花甲重周亦平均。
转瞬三万六千日,一一渐可百年臻。
况今日长如小年,一日过去如二日。
傥或人各六十岁,便各一百有二十。
此意非自鲰生开,先我而言有苏轼。
前者创之后者因,莫诮浮烟与浪墨。
吾侪既作忘年交,何分谁主与谁客。
世界共和我共寿,当然共浮一大白。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读懂原诗的基础上,能抓住诗句里的关键词语,理解其含义,并结合着诗句中的意象来分析表达的作者思想感情即可。
“浙东飞将东西邻,千乘万骑屯江滨”,诗人写景抒情,以“飞将”自比。“千乘万骑”指唐王朝的大军,“江滨”是浙江东部的临海之地,这里暗指南宋。诗人用“东西邻”比喻自己和唐侣笙的关系,表达了与唐侣笙之间的亲如兄弟之情。
“市虽不惊野不变,怎奈兵荒终困民”,诗人写景抒情,以“野”自比。“市”指城市,“兵荒”指战争造成的混乱局面。“终困民”指战争最终给人民带来的灾难。诗人通过写景,表达了对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的深切同情。
“自春徂夏人蜷伏,不时闻炮胆战频”,诗人写景抒情,以“人”自比。“徂夏”指夏天过去,这里暗指南宋灭亡。“炮”指火炮,“胆战”指因担心而胆寒。诗人通过写景,表达了对战争造成的巨大破坏的痛惜之情。
“眷焉南郭开复社,敌人星散同逋臣”,诗人写景抒情,以“敌”自比。“眷焉”意为怀念、牵挂。“南郭开复社”指南宋灭亡后,文人们怀念昔日的美好时光,在南方结社纪念。“敌星散同逋臣”指元朝统治者被打败了,如同流寇一样四处逃窜。诗人以“敌”自喻,表达了对元朝统治者被打败的感慨。
“正苦胸中多结轖,凭谁一扫万斛尘”,诗人以“胸中”自比,表达了自己胸中充满忧国之思。“结轖”指心中的烦闷。“万斛尘”指心中积压的忧虑如同万斛尘埃,难以清除。诗人通过写景抒情,表达了自己心中充满忧国之思的心情。
“惠然客来非不速,邀我怡园情倍真”,诗人以“惠然”自比,表达了对友人的热情接待表示感谢之情。“怡园”指宴席所在的怡园。“情倍真”指友情更加深厚真诚。诗人通过写景抒情,表达了对友谊深厚的珍惜之情。
“座中屈指人凡六,曹王许祝及唐陈”,诗人写景抒情,以“屈指”自比。“曹王”指的是曹国公王琼,“许祝”指的是许公亮和祝公季,“唐陈”指的是陈著和陈师道。诗人通过写景抒情,表达了自己与友人之间的亲密关系。
“古稀以上居其半,艾壮而外亦二人”,诗人写景抒情,以“艾壮”自比。“古稀”指的是七十岁,古代称七十岁为“古稀”。诗人以“艾壮”自称,表达了自己已经七十九岁的高龄。“亦二人”指另外两位年过古稀的老人。诗人通过写景抒情,表达了自己对年迈体弱的担忧之情。
“合之整数无奇零,适得三百有六旬”,诗人写景抒情,以“整数”自比。这里的“整数”指的是数字,诗人以“整数”自比,表达了自己的年龄正好是三百六十岁,没有多余的数字。
“多一人焉固不可,少一人焉亦不伦”,诗人以“一人”自比,表达了自己对年龄增加的担忧之情。
“自是天然玉合子,或如乞巧图相因”,诗人以“玉合子”自比,表达了对年龄的增长的无奈之感。这里的“乞巧图”指的是民间流传的乞巧画,用以祈求七夕节到来时能见到喜鹊飞到庭院,从而得到织女赐福的吉兆。诗人以“乞巧图”自比,表达了对岁月流逝的无奈之感。
“若以有馀补不足,花甲重周亦平均”,诗人以“花甲”自比,表达了对岁月增长的无奈之感。这里的“花甲”指的是六十年,也就是一个完整的人生周期。诗人以“花甲”自比,表达了对于岁月增长的无奈之感。
“转瞬三万六千日,一一渐可百年臻”,诗人以“转瞬”自比,表达了时间流逝的速度之快。这里的“转瞬”指的是一瞬间,诗人以“转瞬”自比,表达了时间的短暂和迅速。
“况今日长如小年,一日过去如二日”,诗人以“今日”自比,表达了对自己年纪较大但仍然充满活力的感叹。这里的“今”指的是现在,诗人以“今日”自比,表达了对自己年纪较大但仍然充满活力的感叹。
“傥或人各六十岁,便各一百有二十”,诗人以“傥或”自问自答,表达了对未来的期望和美好祝愿。这里的“傥”指的是或许。诗人以“傥或”自问自答,表达了对未来的期望和美好祝愿。
“此意非自鲰生开,先我而言有苏轼”,诗人以“此意”自比,表达了对于苏轼的敬仰之情。这里的“此意”指的是这个意思或者这个意境,诗人以“此意”自比,表达了对于苏轼的敬仰之情。
“前者创之后者因,莫诮浮烟与浪墨”,诗人以“前者”自比,表达了自己的创新精神。这里的“前者”指的是前面的人或者事物,诗人以“前者”自比,表达了自己的创新精神。
“吾侪既作忘年交,何分谁主与谁客”,诗人以“吾侪”自比,表达了自己与友人之间亲密无间的关系。这里的“吾侪”指的是我们这些志同道合的人,诗人以“吾侪”自比,表达了自己与友人之间亲密无间的关系。
“世界共和我共寿,当然共浮一大白”,诗人以“世界共和我共寿”自比,表达了自己与友人共同享有长寿的愿望。这里的“世界共和我共寿”指的是世界的大同和小大相同,人们共享长寿。诗人以“世界共和我共寿”自比,表达了自己与友人共同享有长寿的愿望。
全诗可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1—20句),写景抒情;第二部分(21—63句),表达与友人之间的深情厚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