弦歌不掩鼓鼙声,郤曲空山念此行。
梦泊乡园三径冷,愁飞鬓角二毛生。
藏书倘幸逃秦劫,压境终忧坏鲁城。
一事且酬西笑意,万峰琼玉照窗明。
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别匡庐
弦歌不掩鼓鼙声,郤曲空山念此行。
梦泊乡园三径冷,愁飞鬓角二毛生。
藏书倘幸逃秦劫,压境终忧坏鲁城。
一事且酬西笑意,万峰琼玉照窗明。
注释如下:
- 弦歌不掩鼓鼙声 - 这里用“弦歌”和“鼓鼙声”比喻音乐与战争的声音,说明作者在离别时,内心充满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战争的忧虑。
- 郤曲空山念此行 - “郤曲”可能是指某种特定的曲调,也可能是指一种情感或意境,而“空山”则暗示了一种孤独、寂寥的氛围。这里的“念此行”表达了作者对于即将离开的不舍之情。
- 梦泊乡园三径冷 - “泊”意为停留、暂居,“三径”可能是指家乡的小路,而“冷”则传达了一种寂寞、清冷的感觉。这里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 愁飞鬓角二毛生 - “愁飞”形容愁绪难以摆脱,而“鬓角二毛生”则指鬓边已经生出白发,暗示了作者年纪的增长和人生的沧桑。
- 藏书倘幸逃秦劫 - “藏书”可能是指珍贵的文献或书籍,而“逃秦劫”则暗指历史上的秦朝灭亡事件,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和对未来命运的关注。
- 压境终忧坏鲁城 - “压境”意味着威胁或压迫,而“鲁城”则指的是古代的一个城池,这里的担忧可能是针对战争的威胁或者政治上的压力。
- 一事且酬西笑意 - “酬西意”即报答西方之意,这里的“笑”可能是指轻松愉快的心情或者乐观的态度。
- 万峰琼玉照窗明 - “万峰琼玉”形容山峦如同美玉般晶莹剔透,而“照窗明”则传达了窗外景色的美好,给人一种宁静、美好的感受。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离别之情的作品,诗人通过描绘自己的情感和周围的环境,表达了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期许。诗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如“弦歌不掩鼓鼙声”用音乐与战争的声音对比,“郤曲空山念此行”用特定的曲调和空旷的山景来表达内心的思绪。此外,诗中还融入了对历史和现实的思考,如“藏书倘幸逃秦劫”,“压境终忧坏鲁城”,这些诗句都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革的感慨以及对于当前局势的担忧。整体而言,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表现了诗人的个人情感,也反映了时代的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