跋马东郊路,新晴雨气凉。
高楼秦氏宅,翠竹赞公房。
野阔云垂地,斋幽水上堂。
小航来往闹,风景似江乡。
【赏析】
《出郊》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写于唐文宗大和年间(827—835),时年王之涣49岁,在泾州节度使上元县尉任上,与友人崔国辅同游,写下了这首诗。
“出郊”,是说到郊外游览。“跋马东郊路”句,是说他骑着马从东边郊外的路上走。“新晴雨气凉”句,是说天气刚刚晴朗,雨后的空气中带着凉意。
颔联两句写景。“高楼秦氏宅”,是说自己来到一个名叫秦氏的人家。“翠竹赞公房”,是说这个秦氏的家里种了很多翠绿色的竹子,好像在称赞自己。
颈联两句写近景。“野阔云垂地”,是说野外的天空很辽阔,白云低垂到地上。“斋幽水上堂”,是说自己的书房位于水中的小楼上,十分幽静。
尾联两句写远景。“小航来往闹”,是说小船来来往往,非常热闹。“风景似江乡”,意思是说这里的风景很像江南的风光。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游览郊外时的所见所闻,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