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雁侵吟,篱花伴绣。萧疏一派秋时候。曲栏倚遍望天涯,斜阳断处青山瘦。
屏掩银床,篆喷金兽。芭蕉影压疏帘皱。那堪月上又黄昏,声声露滴梧桐漏。

【诗句注释】

寒雁:指深秋时节南归的雁群。

篱花:篱笆旁的花。

萧疏:萧条冷落的样子,这里形容秋风萧瑟。

曲栏:弯曲栏杆。

天涯:天边,这里指代遥远的家乡。

篆:古时写字用的一种工具。

金兽:铜制的兽形香炉。

芭蕉影:芭蕉树的影子。

梧桐漏:即“更漏”,古代计时器具。

【译文】

秋天的寒风中,大雁向南飞去,篱笆旁边的花儿伴着绣娘的针线活。萧条冷落地一派秋景。倚遍曲折的栏杆眺望远方,夕阳西下,山色渐瘦。

屏风遮挡住银质床榻,熏炉中篆字香气缭绕。芭蕉树的影子压在稀疏的帘子上,显得更加皱巴。最让人难以忍受的是,月亮又爬上窗台,黄昏时分。一声声滴答声响起,仿佛是时间流逝的声音。

【赏析】

此词写闺中思妇对秋日景色的感怀和孤独寂寞之情。上片写景。开头三句,以“寒雁”与“篱花”相映成趣,勾画出一幅萧瑟凄清的深秋季节图;接着以“萧疏”二字概括了整个画面,并点明季节特征;“曲栏倚遍”四字则描绘了主人公百无聊赖、孤寂惆怅的心态。下片写情。开头三句,通过描写室内陈设,渲染出主人公的孤独寂寞。“那堪月上又黄昏”一句,将主人公愁绪难解、心烦意乱的神态刻画得淋漓尽致。最后两句写夜深人静之际,传来阵阵滴漏之声,主人公不禁想起了远在天边的亲人,从而引发了她对亲人的思念之情。全词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细腻丰富,堪称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