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公桥南画鼓挝,酒船风幔拄鸦叉。
碧山银碗劝郎醉,棹入南湖秋月斜。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 宣公桥南画鼓挝:宣公桥位于嘉兴市区中山桥与七一桥之间。在桥的南面,有一面画着鼓的旗帜,每当风吹过时,鼓声会响起,给人一种节日的氛围。
- 酒船风幔拄鸦叉:这里的“酒船”指的是一种小型的船只,常用于载酒供人饮用。船上挂着风幔,随风摇曳,仿佛一幅美丽的画卷。而“拄鸦叉”则形容船只的形状独特,如同一根插在地上的长叉子,引人注目。
- 碧山银碗劝郎醉:碧山是一种颜色,可能是深绿或浅绿。银碗是古代的一种餐具,用银制成。这两句诗描绘了一个美丽的画面,碧山和银碗相得益彰,仿佛是在为客人敬酒。
- 棹入南湖秋月斜:这里描述了诗人乘坐着渔船进入南湖的场景。秋天的月亮已经斜挂在天空中,湖面上倒映着月光。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南湖美景的喜爱和向往之情。
综合赏析:
这首《鸳鸯湖棹歌·之三十三》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嘉兴南湖的美丽景色,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赞美之情。诗中的“宣公桥南画鼓挝”、“酒船风幔拄鸦叉”等意象,都体现了作者对南湖的深刻印象和独特感受。同时,诗人还通过“碧山银碗劝郎醉”、“棹入南湖秋月斜”等诗句,传达了他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值得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