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姑庙南豆叶黄,马王塘北稻花香。
秋衣薄处宜思妾,春酒熟时须饷郎。
鸳鸯湖棹歌其一十三三姑庙南豆叶黄,马王塘北稻花香。
译文:三姑庙南方的豆叶变黄了,马王塘北边的稻花散发出迷人的香气。
注释:三姑庙南:指的是地名,在此处指代三姑庙的南面。豆叶黄:描述了季节特征,豆叶变黄通常与秋天相联系,这里可能是指一种植物。
关键词“黄”和“香”:分别描绘了秋季的景象和气味,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温暖的秋日氛围。
赏析:诗的前半部分通过具体景物展现了秋天的特色,诗人通过对三姑庙南和马王塘北景象的描绘,让读者能够感受到秋天的色彩和气息,同时也暗示了季节的转换。后半部分则是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春天到来时的期盼。
接下来是第二句:“马王塘北稻花香。”
译文:马王塘北边的稻花散发出迷人的香气。
注释:马王塘北:指的是地名,在此地特指北边,即马王塘以北地区。稻花香:描述了季节特征,稻花开放时,常常伴随着浓郁的香气四溢,这里可能是指稻田中稻花盛开的景象。
关键词“香”和“开”:再次描绘了秋季的特征,同时传达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气息。
赏析:此句继续描写了秋天的景象,不仅突出了季节变化带来的色彩变化,同时也传达出大自然的美丽和丰富。通过描写稻花盛开的场景,诗人进一步加深了对秋天美景的描述,使读者能够在心中构建起一幅美丽的田园风光画卷。
接下来是第三、四句:“秋衣薄处宜思妾,春酒熟时须饷郎。”
译文:秋天穿着单薄的时候,我会更加想念远方的你;春天酒醉之时,一定要请郎君品尝这美酒。
注释:秋衣薄处:指的是秋季时节,当天气转凉,人们需要增添衣物以抵御寒冷。这里可能是诗人用来表达对远方友人的关心和思念。
“宜”:应当、适合的意思,表示某种行动或状态的适宜性。
“思妾”:思念远方的爱人。
“饷郎”:宴请、款待的意思,指在特定节日或场合请郎君品尝美酒。
“春酒熟时”:特指春天酿制好的佳酿已经成熟。
“须”:必须的意思,强调了请郎君品尝美酒的重要性。
赏析:这两句诗通过具体的情境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感。诗人通过描述秋天和春天两个季节的变化,以及相应的生活场景,巧妙地将思念之情融入其中,使诗歌更加生动、感人。同时,这也反映了诗人对于友情的重视和珍视,表达了深厚的友谊和相互关怀的情感。
这首诗以“鸳鸯湖棹歌”为题,共分为四个章节。首章通过描绘三姑庙南的豆叶黄和马王塘北的稻花香,勾勒出一幅秋天的图景。接着通过“秋衣薄处宜思妾,春酒熟时须饷郎”,表达了诗人对于友人的深切思念之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表现了秋天的美景,也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与关爱之情。